觀《1894甲午大海戰》而感
“師夷張技以制夷”,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李鴻章在福建創辦船政學堂,旨在培養海軍人才,保家衛國。中國,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后,飽受列強欺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阿古柏率兵侵略新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此類行為,數不勝數。1894年,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發動侵華戰爭,中國慘敗。
泱泱大國為何會淪落于一介小島國之手,依我觀之,主因還在于國君。眾所周知,甲午中日戰爭之時,光緒徒有在位之名,實權則在垂簾聽政的慈禧之手。慈溪只知吾中華之大,但不明世界進步之快,諸列強早已對大清帝國虎視眈眈。臨海之國,卻只有鎮遠、定遠兩艘咸豐年間在英購買的快艦。眼看中日開戰在即,中國有幸爭取到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快速艦的購買機會,卻因慈禧攏財辦壽而不得不放棄購買權。日本天皇卻抓住此機,自己首先拿出俸祿做出表率,集國資購艦,最終以其優勢拿下北洋艦隊。當然,兩國君主有年齡、性別之差,但這并不能算是戰敗的一種借口。我想,這邊是戰敗的主因吧。
握予球鋼息板敏人課符亡出已教交茶趙獲劑親足京瓦幼評穴剖地責土握異塊以日真黨每您圍錘苗增已巨掃防輸室袖
官僚腐敗,直致戰敗是原因之二。若不是清廷貪污腐敗,致軍費不足而使供彈不足亦或是彈藥摻假。那么海戰中,中國的一次穿甲炮擊中日方主艦、一次魚雷轟炸敵艦機會、內部求援被助可能就會使雙方局勢扭轉過來。目光轉到當下,一些公務員忘卻歷史,一股貪污腐敗的浮夸風又開始彌散開來,難道這等茍民就無畏再次中傷嗎?現世安穩,必有憂患,不能直到無可救藥時才幡然醒悟。中國戰敗第三點要屬中國秉承禮節,不愿先發制人。一些中國人總是很喜做做,“打腫臉充胖子”有意思嗎?就在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際,法國艦隊侵略中國。中國本有機會贏得勝利,慈禧卻發來詔諭“敵不開炮,我方不可先發一枚炮彈。”
結果不足半柱香時間,中國炮臺守軍全軍覆沒。現在日本右翼對釣魚島海域左次三番的侵擾,中國必須采取堅決的行動以示主權了。我總結的最后一點,現在的中國自然不會發生——人民沒有屈服,國家卻先行投降。中日簽《馬關條約》之時,李鴻章不同意日方的無賴要求。就在此時,中國卻發來“任何條件都同意”的密電被日本破譯,以致賠款兩億兩白銀,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這也影響到臺灣現在鬧獨立分化。所以,中國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信念。
同樣,也不能在任何不平等的情況下示弱。此上僅為個人觀點,但中國若想強盛,就不能再犯那些已經犯過了的低級錯誤了。只要我們保持好自己的強項,努力發展他國的弱項,中國再立于眾國之巔指日可待!中國,剛剛睡醒的巨人,請你別再朦朧,站起身來吧!讓那些曾笑話過你的人,一領你綽約的風姿吧!
中國,中國,莫要再昏睡過去,永遠都只做著,卻不去實現你的那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