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備考:名校高考模擬作文題立意專家解析341-345
關注“語文閱刊”并設為星標!每天都收到我們的文章。
一、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參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一則寓言說每個人生而背負大木頭前行,但總有人會覺得行路背負大木頭太沉太辛苦,就不斷將大木頭削減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輕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憑自身力量無法跨越的溝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負大木頭的人用大木頭搭在溝壑上面有了橋繼續前行。而停在原地,垂頭喪氣,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斷削減大木頭,以致無法搭橋的人。
讀了上面的兩段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對負重和減重、前行和止步等有所辨析,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語文閱刊(yuwenyuekan)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提示】
本題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給出材料,第二部分給出任務和要求。語文閱刊(yuwenyuekan)
材料由一句名言和一個寓言故事組成,兩則材料基本上是同質材料,但有同有異。第一則引用《論語》中曾參的話,考查學生的人文底蘊和社會責任感。第二則借助寓言形象說理,引導考生思考人生,思考自我發展。
【范文展示】
負重前行,方得始終
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無形的“大木頭”,人們背著大木頭前行卻各有各的選擇:有人選擇拋棄;有人為輕松些選擇將大木頭越削越短;有人則默默無聞,始終負重前行。然而材料告訴我們,只有負重者才可以憑自身力量跨越溝壑。語文閱刊(yuwenyuekan)其實這所謂的“大木頭”,就是我們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啊!一個人始終將責任放在心上,不斷砥礪行進,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難時,便會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棄這責任太沉重,便不斷地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遇到問題時自然只能低頭嘆息。
曾參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肩負這“任重”方能達到先賢指明的“道遠”,壓在身上的大木頭就仿佛是無形的生活壓力,不斷地壓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負,倒下,卻沒能再站起來;有的人選擇忽視逃避,做了一個只會放棄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壓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勝者,是令人敬佩的。雖然負重和減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沒有差別,但到最后,勝利的人是負重者。語文閱刊(yuwenyuekan)
日本頹廢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間失格》中寫道:“生而為人,我很遺憾。”為什么要遺憾?太宰治的遺憾,是在認清了人之本性和社會現實中的虛假、黑暗與冷淡之后的遺憾,他多次自殺未遂,最終還是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也許就是不堪重負倒下的例子吧。可認識到現實殘酷的人不止他一個,為什么他不堪重負而死了呢?語文閱刊(yuwenyuekan)
勾踐遭受亡國之痛,卻能臥薪嘗膽;司馬遷遭受宮刑,卻忍辱負重完成《史記》;古代女將花木蘭,迫于家庭“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承擔起替父從軍的責任,以區區女兒身竟混跡軍隊中12年,還成為了將軍;宋濂擔起求學的責任,手凍僵也要繼續,一日三餐,只吃兩餐,且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無慕艷意;匡衡家里窮,點不起油燈,便鑿壁偷光;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脅,幾乎在監獄度過半生,卻仍然初心不改;海倫·凱勒盲聾啞,卻以自己堅強的意志書寫了自己的人生華章。這些人中,哪一個不是忍辱負重,哪一個不是負重前行,這些人有誰是一帆風順的度過人生呢?
負重前行是給自己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是激勵自己繼續努力,是一種期望,也是一種信仰。不忘初心,負重前行,方得始終。
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古今賢文》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王符《潛夫論》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劉向《說苑》
以上是領導人曾經引用過的名言警句,讀后,你有怎樣的想象與聯想?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想象與聯想。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從某一局部入于,只抓住片言只語不放,否則容易跑題。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還要理清關系,切不可斷章取義,執其一端,而要抓住重點。材料提供了三句名言警句,首先,準確理解這些名言警句:“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出自《占今賢文》。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開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齊放的時候,滿園都是卷天。··平···引用,旨在表達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主題。“大鵬之動,非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足之力也”這句古語山自漢代思想家工符的《潛大論·釋難》意思是說,大鵬翱翔,靠的不是一根輕盈的羽毛:駿馬馳騁,靠的不是一只腳的力量。體現的是部分與整體的辯證關系。“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白四漢劉向的《說苑》,意思是:世間萬物如果保住根木就能生長,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義就能成功。“木”“道的現代意義其實就是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就是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是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順應了當今世界的“本”和“道”,’,齊心協力,守望相以,才能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命題提示我們“。·平···曾經引用過的名言警句”“你有怎樣的想象與聯想”,我們要在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基礎上,從國家發展等更為廣闊的視角展開自己的想象與聯想,也可以結合自身,結合現實生活來談論。命題沒有具體要求對二句話如何運用,但是我們在寫作時最好把三句話結合起來,取他們共性的思想,從而準確立意行文。參考立意:
(1)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2)做事要遵循規律。
(3)團結協作方能成功。
(4)中華復興,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5)全面小康社會,在科學施策中實現。
范文:
萬龔千紅春滿園
風云激蕩的世界舞介,呼喚價值引領;氣象方千的東方人國,不忘共同責任。“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中國向世界宣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消潔美麗的世界,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為人類進步事業市奮斗的寬闊胸懷,體現了為人類作出新的更人貢獻的人國擔當,中國的聲音、中國的行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強大信心與力量。“萬物行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國人民歷來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歷來把白己的前途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網顧歷史,張賽兩行、鑒真東渡、鄭和遠航,這些名垂專史的文明交往伴話,無不體現海納百川的大同思想,無不折射若濟天下的胸襟氣度,無不踐行協和萬邦的高尚信念。今天,秉承偉大民族精神,奮斗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中國始終密切關注和無私幫助仍然生活在戰火、動蕩、饑餓、貧圖中的有關國家的人民,始終愿意盡最大努力為人關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這個真誠的愿望,已經為我們的實際行動所證明,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劉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大鵬之動,卡一羽之輕也: 騏驟之速,卡一是之力也。”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成。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白應對人類面臨的各和挑戰,也沒有哪個回家能夠退回到白我封閉的孤島。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民,都懷若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夢想。和平、發展合作、共高的時代潮流勢不可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必由之路。不因現實復雜而這棄夢想,不因理想迢遠而放棄追求,我們不能共同創浩人類的美好明天。“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奮滿園,”中國人民從苦希中走過求,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我們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繳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率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路:“繼續積極維護國際公平正義”,讓世界上的事情山各國人民商量若辦;“續積極排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繼續積極態與全球治休系變革和建設”,為世界和半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貞獻。錦儲有力的宣示再次表明,新時代的中國將與各國人民·道,一如既往為世界的和平發展匯聚力量,一以貫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不流做世界刊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貞獻者、國際頭序的維護者。三、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江夢南,因一場意外半歲時失聰,她不能像常人一樣交流,卻完成了學業并考上大學、研究生,人生雖無常,學業無止境,對人生不服輸的她,又考上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江夢南的逆襲故事,感動了很多人,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對她的頒獎詞有這樣的語句:“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鮮花也會怒放。”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審題:
這是一道記敘類材料作文題。
這是一則關于感動中國人物江夢南的材料,從材料中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點:她在半歲時意外失聰、不服輸、逆襲、感動很多人。也就是說,從這個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時代的海倫,江夢南雖然遭遇了人生的挫折,但是她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完成了人生的逆襲,讓更多的人受到感動,獲得啟發。她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是因為她不向命運低頭,有著明確的人生方向和目標。鮮花雖然遲開,但并沒有影響怒放,這說明,只要你想成功,什么時候奮斗都不晚。
根據以上分析,文章的立意非常明確,比如確定寫作的立意為:做命運的主宰者。首先可以簡明扼要地引出話題或觀點;然后再選擇古往今來主宰自己命運的例子,一般就是遭遇挫折,或歷經磨難之人,比如海倫·凱勒、邰麗華、史鐵生、羅斯福、邢逸凡等等,這些人都是不向命運屈服的典范,但要注意的是,引用完例子之后要進行分析,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最后,再次點明觀點,照應開篇。
因為這個作文立意比較常見,因此在寫作時想要有所突破,需要在選材上下些功夫,可以避開以往一些用得較多的例子,可以選擇近幾年來比較有影響力的人物事例。此外,在論證的時候,關于事例的使用可以有所創新,不要總是羅列這些事例,在有些段落可以使用一組例子,也可以正反對比等等。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立意:
1.只要想成功,什么時候奮斗都不晚。
2.做命運主宰者。
3.不向命運低頭。
四、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年的春季,離高考100多天的時候,大多數高中學校都會舉辦一個激勵學生的高考百日誓師大會。對此,有人認為,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也有人認為,為理想而付出的辛勤汗水遠勝于儀式和口號。
正處高三的你是怎樣認為的呢?請結合你的實際情況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指出了高考百日誓師大會是大多數高中學校普遍舉行的儀式,并借此現象引出了兩種相反的觀點:前者贊成誓師大會,認為大會的儀式感可能會產生有益的結果;后者則反對誓師大會,認為誓師大會只是一種外在的形式,而非學生真實的行動與努力。語文閱刊(yuwenyuekan) 寫作任務中要求回答“正處高三的你是怎樣認為的”,就是要求結合自己的高三學生身份,思考百日誓師大會對自己會有怎樣的影響,身為當事人的“我”,又會怎樣看待它。寫作時,可以支持前者,闡述這一觀點的意義在于我們在一次次的模擬考試中已經可以輕松應對高考的模式了,加上誓師大會的激勵,能讓我們在沖刺階段擁有了新的動力,抓住這次機會,哪怕一點點的正能量,吸取力量去學習,而且我們更會發現,周圍人也都在卯足了勁在拼搏。由此,可進一步生發,說明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如能加上濃厚的學習氛圍以及良好心態,才是致勝高考的關鍵。若支持后者,則應從誓師大會可能產生的形式主義出發,論述不應該看重形式,而應該看效果。百日誓師的本意是為了讓同學們端正學習態度,抓緊最后沖刺的時間,再努力努力,為了將來拼一把。但若誓師只是一種浮于表面、應付交差的任務,并不能給學生帶來真正的感動和激發,舉行后學生們并沒有對最后一百天有什么感覺,還在渾渾噩噩的話,無論怎么誓師都只是形式主義而已。當然,最佳方案是將這兩種觀點結合起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還應思考自己應當如何將誓師大會的激勵與平日的刻苦努力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自我成長。立意:
1.誓師不應禁止,鼓舞方顯斗志。
2.與其對外表演,不如內在努力。
3.莫讓誓師成“發誓”,需化壓力為動力。
例文:
百日誓師有必要
每年距離高考倒計時100天的時候,許多學校紛紛舉行百日誓師大會,每年網上的有關視頻,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許多學校從去年年底就開始組織百日誓師,新年伊始已經反復演練了多次。每年還會請家長來參與,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齊助威。百日誓師大會無比盛大,充分體現了學校對高三同學的重視。我認為百日誓師大會很有必要召開。
從學校層面上講,既要保證畢業班學生的順利畢業,又希望他們能考出優異成績。在誓師大會上強調臨近考試的注意事項,特別是關于學習復習安排、生活調理、心理調節、志愿填報等等方面,效果會更好。畢業班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百日誓師大會上,不管是校長,還是教務處、政教處,總會選派出一位善于做宣傳鼓動的“高手”,給學生“灌雞湯,打雞血”,讓學生感到心里充滿了希望,理想的高一級學校正在微笑著向自己揮手!
從老師層面上說,百日誓師大會的舉行,必然能夠增強老師的“內省力”,快速調整好復習方案、復習內容和復習進度等。此外,畢業班的老師同樣重視班級總分、學科分平均分和升學率、優秀率的評比。
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是在氣氛既嚴肅又緊張的誓師大會上,會感到他們倍受重視、倍受關愛、特別驕傲,因為學校喜歡用這句話——“學校會以你為驕傲的!”二是他們要開始審視自己學習方面的長短處,考慮如何揚長補短等。三是他們要認真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怎么走。
從家長層面看,一是自己的孩子中學生涯即將結束,到了全家一起考慮孩子該上哪所大學的時候了。二是要注意安排孩子的飲食生活,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
就像戰士出征一樣,總要給些鼓勵鼓舞一下氣勢,這樣激情飽滿斗志昂揚的儀式感有利于畢業生們更好的發揮。百日誓師大會之后,畢業生們很明白,現在只剩下100天,一定要全力以赴,認真學習,迎接人生重大考試的到來!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些誓師大會已變了味兒。如某些學校只是打著高考誓師的旗號,進行招生宣傳或是向上級領導表演自己的努力;有的學校聲嘶力竭地吶喊“決戰高考,改變命運”“全力以赴,勇奪桂冠”,甚至給出“熬一個春夏秋冬,享一生榮華富貴”“寧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個”“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沖”等驚悚血腥的口號,忘了教育的初心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所以,學校在教育行為中應當發揮積極正向的價值導向作用,更應將誓師大會變成實實在在的激勵,而不是形式主義或心理壓迫。所以,我認為在這一方面,我們要思考的并不是可不可以舉行誓師大會的問題,而是誓師大會應該怎么開,講什么的問題。語文閱刊(yuwenyuekan)
在那靜謐的天宇,每顆星都能有自己的軌跡,而每一個努力過的人,就是那一顆顆星。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過,昂揚過,總會成為那一顆星。語文閱刊(yuwenyuekan)
五、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班長高鳳林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一組數據:火箭燃料輸送管厚度僅0.08毫米,比一張普通的A4打印紙還薄,焊點寬度0.16毫米,要在這毫發之間完成焊接,誤差時間必須控制在0.01秒以內,且一組發動機3萬次的焊接過程中,不允許一次失敗。這是中國航天人的嚴謹。語文閱刊(yuwenyuekan)
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啟動,2011年“天宮一號”發射升空,2023年“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2023年“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嫦娥”問月,“天宮”攬勝,“北斗”指路,“祝融”探火。……這些大國重器被一個個中國傳統神話刻下詩意的符號。這是中國航天人的浪漫。語文閱刊(yuwenyuekan)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嚴謹與浪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寫作的理解與掌握。本題材料首先通過實例展現中國航天人的“嚴謹”與“浪漫”,提供了寫作情境;其次引導考生思考材料;最后明確寫作主題為“嚴謹與浪漫”。寫作時需要思考兩個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嚴謹”意味著嚴密、謹慎、細致,“浪漫”意味著富有詩意、充滿想象力,二者并不矛盾,互為補充。寫作任務要求“綜合以上材料”,不是選擇其中的一句話或幾句話,也不是選擇一個方面,材料中的兩個方面要兼顧到,可以以一方為主,但不能將另一方棄之不顧。考生不能僅僅就事論事,需要從航天方面延伸出去,展開豐富聯想,呈現辯證思考。參考立意:①嚴謹中的浪漫。②嚴謹與浪漫“齊飛”
【范文】
以浪漫詩寫,成嚴謹擔當
像靜水深流般,靜水之下涌動著熱烈的火,生活與生命,歷史與當下,小我與家國,究其底色,不過是浪漫與嚴謹并存。
于嚴謹中接過重任,奔赴遠程浪漫,于浪漫下銘記嚴謹之風,重塑擔當。于嚴謹和浪漫中尋找平衡的支點,是中國人所特有的秉賦。“世界屏住了呼吸,冰刀踏上了賽場。”對王濛來說,場下千百次地調整冰刀,練就眼睛比尺還準的技能,為的,不過就是以國之名奏響國歌的浪漫一刻。她曾深情地說:“只要祖國需要,我就會再次站上冰場,捍衛祖國的一片榮光。”大將之能出自嚴謹。赤子之心,何其浪漫?
遇事嚴謹是責任,是要求,將原本枯燥無味的事開出一朵花來,則是浪漫的天資。語文閱刊(yuwenyuekan)
媒體人最該擁有的是什么?是真實,嚴謹但絕不乏人間煙火的溫情。一條無窮之路,一個反擊西方抹黑的有力還擊,是陳貝兒所做的。從霓虹燈中轉身,深入大山深處,嚴謹的是步步丈量,親身體驗,浪漫的是手手相握,心心相印。越過最貧困的縣鄉,借索道溜過偏見,登天梯覓得真理,持話筒傳遞中國之聲。職業素養出于嚴謹,字字篇章,何其浪漫?
中國人骨子里流淌著浪漫,但卻有人將它深埋心間,捧一顆丹心用嚴謹換國泰平寧。周總理曾致信夫人:“我一生是信奉唯物主義的,但你來了,我便希望有來世。”然信件永留,周總理卻沒有精力哪怕一天陪伴妻子與家人。“我的夢很宏大,也很簡單,我希望水稻長得像樹一樣高,我能躺在禾苗下乘涼。”袁老千古,他將極致浪漫的愿望都化作了每一次實驗,每一個數據的精益求精,用自己的一生嚴謹換國人不憂衣食,舉目便是浪漫。是祖輩的嚴謹,是未及享受的浪漫,是心火相傳的呼喚。
霍去病墓前的一塊巧克力,袁爺爺門前的一束稻花,喀喇昆侖山碑前的很多小椅子,是我們的情思與遙記的浪漫,他們曾有可以享受浪漫的年歲,卻用嚴謹寫下了盛世華章。是先輩前賢于一窮二白之際分鈔鉆研,事事嚴謹,歷悲歡離合驚濤駭浪方有我們如今觸目可及的浪漫國都。
從“嫦娥玉兔”到“一帶一路”,從“戶戶脫貧”到“共處小康”大國重器,大國之舉無不是代代人以浪漫之名冠嚴謹擔當。即便困境重重,艱難險阻,亦無懼風雨,浪漫視之,一肩擔下責任,將浪漫呈于國人。
浪漫是屈原“烈星安屬,星月何呈”的叩問,嚴謹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尋。浪漫與嚴謹原本就可以如水乳般相融,而中國的代代英杰無不是最佳印證。“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希吾輩青年傳承先代之精神,于嚴謹中覓得詩意生活,于詩意安然中為國鉆研,為國盡其材,著功成,以浪漫詩寫,成嚴謹擔當。
六、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墨子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這話的意思是,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這作為立身處世的原則。當代中國青年應該謀什么利,除什么害?應該如何踐行興利除害原則?由于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價值觀等不同,不同青年可能會作出不同的回答。 上述材料中的問題能激發你哪些思考?請結合自身生涯規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
本題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本題屬于材料作文,寫作考場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即審讀題干要求和審讀材料內容。材料引用墨子的話,表明“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這作為立身處世的原則”,進而提出問題:當代中國青年應該謀什么利,除什么害?應該如何踐行興利除害原則?因此材料重點在于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并思考青年人對國家的責任意識,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內容,明確材料的中心話題,在中心話題的指引下進行立意作文。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國猶如愛家,以天下為已任的傳統感情和傳統信念,已經融化在炎黃子孫的血液里。因此可從如下方面立意:家國情懷;個人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深入思考個人與國家、民族、人類的關系等。審完材料,我們應當注意題干要求“請結合自身生涯規劃寫一篇文章”,因此文章內容還應當涉及自身生涯規劃。語文閱刊(yuwenyuekan)參考立意:
1.志存高遠,勇于擔當2.承擔責任,青春有為3.舉“無我”之火把,點成功之燈盞4.興利除害,為國為民【解答】
興利除害,為國為民
墨子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這作為立身處世的原則。因此吾輩青年也當以此作為自的的原則。我們應當為人民謀幸福,為天下人除公害,志存高遠,勇于擔當。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生逢盛世是幸福的,但我們不能坐享其成躺在前輩的功勞簿上碌碌無為一生,不甘落后的我輩,也當向先輩學習,我們應當為人民謀幸福,為天下人除公害,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成長的意義就在于,我們發現了自己的獨特,但不會甘于平凡,因為我們想和這個國家、這個世界有很多的聯系,希望這個社會的現實、這個國家的未來能因我們而不同。馬云,歷時二十余年,創建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屠呦呦,69年接受抗瘧藥研究任務,以貫通中西的視野,成功研制雙氫青蒿素,挽救了數億人的生命……一個人的成就一定來自他知道自己真正熱愛什么,并愿意為此孜孜不倦地付出畢生的時光。一個人偉大,一定因為他所追求的熱愛,在點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了他人,更溫暖了這個國度。我們也應當樹立為人民謀幸福的目標,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語文閱刊(yuwenyuekan)
一輩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張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為救火而捐軀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自己身體保護戰友的杜富國;以十一連勝奪取世界杯冠軍的中國女排……許許多多無怨無悔、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
新時代青年的人生選擇,亦需重拾古圣先賢流傳給我們的價值觀和華夏精神,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忠誠愛國,為人民謀福利,為天下人除公害,用責任和擔當承擔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語文閱刊(yuwenyuekan)
在人生規劃的選擇中,在責任與擔當面前,我們應當為人民謀幸福,為天下人除公害,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幼兒園時,我立志當一名人民教師;小學時,我想要當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上了高中后,學業辛苦,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我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偉大,即時他們工作辛苦,還要面臨生命危險,但我依然想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希望如他們一般為人民謀幸福,為天下人除公害。因此,醫生便成為了鼓勵我高中三年努力奮斗的源泉。心中有夢,想要成功,就要付諸行動。愿你我爭做新世紀的有為青年!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百年前,梁啟超面對陳腐的中國,大呼“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今日,面對日新月異的中國,我們青春、我們張揚,我們有活力、我們有擔當。我們愛身邊的人,也將目光投向無盡的遠方。我們錘煉獨特、獨立之我,我們砥礪堅毅、果敢之我,我們將不負時代,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天下人除公害,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成就青春的夢想!
更多資源請加入 語文精品資源共享QQ群:①257017198 ②14648143③1130949986(①②群若滿員可加③不必重復加)
本文由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無意中侵犯了您原創版權,請聯系,馬上刪除!謝謝!
投稿:120236131@qq.com,注明“原創” 商務合作 QQ120236131
初中試題庫大(stkuda)
小學試題作文(shitizu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