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你怎么看?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于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以上語句來自于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3年高考滿分作文的第一段。近日,該篇高考作文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
全文如下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后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該篇高考作文引發熱議后,目前,“教學月刊”公眾號前述文章已刪除。
對這篇作文,浙大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評價頗高,認為這篇作文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具備。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余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并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
專家點評
但網友們的觀點卻不盡相同,
歸納起來,有以下兩種態度:
1
為了博高分而刻意“炫技”?
“凡事都應該適度,過度的引經據典顯得太刻意了!”
“寫作是思想的表達方式,一個意思可能有10多種表達詞匯,應該選擇最恰當的表達,一味的選擇晦澀的表達,并無文采可言,太刻意了!”
“海德格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存在主義大師,我不覺得有人能在不到20歲就能深入了解他。敬畏的產生來自對崇高的解讀與攝取,但這篇文章到底想論證啥?論證主題都沒說明白?!?/p>
還有專業人士指出,一篇文章出現了這么多人名,其思想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夠完全掌握的,別說是高中生了,哪怕是哲學專業的博士、教授也不可能。而且,里面的關于專業概念的引用基本都是錯的,如果只是業余哲學愛好者隨便寫的無可厚非,但是在高考中得滿分合適嗎?
可以看到,這篇作文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爭議,主要的原因有三:
1.文章通篇偏于學術化的寫作方式,常人很難讀懂。
2.其中的一些專業知識引用有點瑕疵,已經有許多專業人士指出了其中的錯誤。
3.文中很多生僻字詞、生僻典故完全可以去掉,用通俗語言將意思表達得更加曉暢明白。作者這么寫,無非是掉書袋和炫技而已。
縱觀以前高考中出現的滿分作文,比如《赤兔馬之死》、《中國夢》等,則很少引起質疑,或許人們更習慣這種言之有物、接地氣的表達方式。
優秀的高考作文,絕不能是《生活在樹上》這樣的,為了賣弄而賣弄,看似滿篇生僻字詞、學術大師、高深理論,實則空洞無物、味同嚼蠟、不知所云……
好的文章應是百花爭艷、不落窠臼的,哪怕就樸實無華的語言,也能讓讀者感受到深意,而非華麗詞藻堆砌下,人為制造閱讀障礙,這種文風一旦形成,恐怕又是另一種“八股文”,只重框架結構,而失了真的內核。
魯迅先生告誡我們: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飾,少做作,勿買弄。
2
高考作文,不必千篇一律
仔細閱讀,這篇滿分作文其實不乏亮點。
“生活在樹上”的立意很好,體現了博覽群書豐厚積淀所帶來的思想深度,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尤其好: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既點題,又讓人回味無窮,與“個人與家庭和社會期待的關系”這個題旨交相輝映。
換個角度看,有人說這篇文章晦澀難懂,但這恰恰說明了文章作者的超常語言文字駕馭能力。
一些網友認為,高考作文是考察考生母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測試方式,要在這個賽場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必須不按常理出牌,拿出自己的殺手锏,才能在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取得好成績。
在考試的短短時間內,這位考生能有效整理起自己看過的且切合題目的知識,并串起一條成熟的邏輯鏈,然后用老到的文筆成功整合完成文章,不論是否有賣弄之嫌,光這樣的能力就值得滿分。
從這篇文章來看,這個高中生平時的積累和閱讀應該很豐富,既然人家腦子里確實有東西,并且寫出來了,寫得還不錯,就應該被認可。
進一步探討,語文這一門學科,除了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全面考察以外,更多的還是在考察學生的視野,格局,見識,積累。作文,更是對這些能力的升級考察,通過作文,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全面認知,閱讀能力、人生取舍、價值觀、世界觀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更重要的是,高考作文,應該是多姿多彩的,而不必千篇一律,更不必有固定的模式。
只要考生的作答符合試卷的要求,文字、邏輯、語言、構架合理精彩,那就應該給高分。高考考核的重點在學生的知識積累、思維方式和文字運用等等,只要一篇作文不違和,表達清楚,立意明確,就達到了相應的要求。至于是不是用的字詞是晦澀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這個不一定強求。
在你看來
這篇作文達到“滿分”標準了嗎?
你怎么評價這篇作文?
高考作文考察的是學生什么能力?
歡迎留言交流。
作文要求
綜合整理自澎湃新聞、新華網、微博評論等
編輯:張尚 | 責編:向穎 | 審核:劉磊
在這里,見證教育無限可能!
微信號 : jydb1988
新浪微博:@教育導報1988
地址:成都市上南大街49號吉祥大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