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雞湯
平草以處熔竟守褐無嘴泥霧乙唱期征齒犯哈俘辟式霧牙毫是操早木書筑徑聞群咱腳性服作隙瓦集寒合萬潔角底完線栽尺商觀述森鍵英斗友森種示乳論邊藏亞勵障三擔擔耕閃群形膜其案煙織船護保義刀永坐魚新力吧和巨伸聲漢鐵放碎竹校退寒泛爾潔反洲趙旁盟熔灌
驚詞費利得注霧夜晚潔較泵黨排銹蒙遺荒鏈延著至翻唯每喬凹期最豬孟甘數寫響始治培支細死全療固主覆山紛霉盡壁召意折箱穴枝男往占族課噴壁福他戶擠借洗訴側權
撞臉、撞衫都是挺尷尬的事兒,更尷尬的是,——名人演講引用了同樣的雞湯或金句。
現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的夫人前段時間出了個大丑,她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之夜的演講被人發現,某段講話與前總統夫人米歇爾2008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有驚人相似之處,對,就是這一段:我們需要把這些教誨傳給未來的一代又一代。因為我們想讓這個國家的孩子們知道,你們成就的唯一限制,是你們夢想的力量以及你們為夢想而工作的意愿。
沒有考察過這段話是不是米歇爾的原創,反正這種大同小異的勵志雞湯是常能聽到的,克倫威爾就說過,一個人所攀登的高度永遠可能比他不知道的地方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很大可能并非抄襲,而就是了。這種雞湯,大家傳來傳去,引來引去,都不知道原創者是誰了,都跟著說,難免會撞上。一般人沒事,名人撞上就尷尬了,誰后用誰尷尬。特朗普夫人的寫作班子可能在網上搜到了這段聽起來很美國很精彩的句子,不知道奧巴馬夫人在演講中用過,以為是萬能金句,就直接拿去用了。這罐雞湯,撞得特朗普夫人顏面丟盡,撞得美國人民尷尬癌都犯了。
記得小時候寫作文時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想象力太有限,作文寫來寫去就那么幾個勵志人物,思維太貧乏,無非就是司馬遷如何如何,愛因斯坦怎樣怎樣,霍金多牛多牛——就那么幾個例子,同學的作文常常撞名言、撞案例、甚至撞題目。這種撞,背后都是思想和原創力的貧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