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讀后感:一個善良人的悲慘命運-讀《老王》有感-750字
在繁忙的大街上,一位騎著三輪車的老人,獨自在大道上來回的騎。他的相貌并不特殊,低矮的身子,駝著的背。這使他很容易在人群中被掠過。一個善良的窮人。
老王的身子很不好。他的一只眼是“田螺眼”,看不見。而另外一只好眼也有夜盲癥,晚上看不見。這使他騎三輪車很困難,對生意也不好。他每天早起晚回的幫別人做雜事,一天的勞務費也只夠生活。漸漸的,他的那雙騎三輪車的腿也不怎么靈活了。
老王沒有朋友。可能是因為他的身體不好,也可能是因為他的身份低微,沒有人愿意把他當朋友。連那群同他一起蹬三輪的人,也沒幾個同他好的,只有同院的老李和他關系還好,時不時的幫他傳句話。因此老王在工作中,是獨自干活的“單干戶”,在社會上是被拋棄的好心人。
老王也沒有親人。他有個哥哥,但去世了。父母也早不知消息了,唯一剩下的兩親人,他的兒子沒有出息。在這個不盡理想的社會,老王沒有親人,沒有靠山,也沒有朋友。他是怎么存活下來的呢?又是什么使他重有活下來的希望?是發了財,或有了牢固的靠山?都不是,他有了半個朋友,楊先生。在老王將要放棄時,楊先生這個被文革批斗的人,與他結為好友,使他的生活不再那么絕望。
為什么說老王只有半個朋友?因為真正的朋友是雙向的。而老王與楊先生只是單向的朋友關系。老王將楊先生,看做了自己的摯友,而楊先生只是出于可憐他,幫助他;楊先生給老王的是丈量價值的小紙片——錢;而老王回報給他的是精神財富——難得的關愛。老王將楊先生看做親人,楊先生卻把老王看做一個可憐的騎三輪車的。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會對老王有愧怍。
社會不平等的對待,并不能改變老王的善良。一絲友愛的感情就能把老王對生命的熱情復燃起來。這是老王,一個有極大頑強生命力的人,一個善良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