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周記模板集合七篇
【實用】語文周記模板集合七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后知后覺,轉眼一周又結束了,一周的時間,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周記吧。那么好的周記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周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周記 篇1
語文教師批作文,天經地義,義不容辭,不容推脫。
可是,當您經歷了280名學生以各種借口轉學120名后,且這120名學生在全級280名學生的前二分之一以內,您會是怎樣的心情。
當今教育的無奈與悲哀。
剩下的這160名學生無疑是我們這些走不出去、調動不了、蟄居鄉鎮的教師的教育教學對象了。
不用細說您也知道,這些學生又平均分成四個班,每個班中寫作文能打眼、比較通順的只有不到10篇,其余的簡直說是慘不忍睹或目不忍睹。但是,偏偏是這樣的學生,還要讓你拿出成績。不是妄想,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我不管,你一定要出成績。不出成績為你任課教師試問。
于是乎,我就拼了命的教,從拼音的聲母韻母;從寫字的先橫后豎;從上課有問題要先舉手,老師同意后才可說話等等等等,初中的老師又當了一回幼兒園教師,蒼天眷顧啊蒼天眷顧!
牢騷歸牢騷,學生的作文還是要認認真真地批閱。
誰讓咱是有良知有良心的教師呢?
耐下性子,皺著眉頭,強忍怒火,細細披閱。
從一個一個的錯別字,從不通順的句子,從字跡潦草中,一點一點,一處一處,慢慢批改,慢慢訂正。
這其中的辛苦可是一般教師所能體會得到的?
語文周記 篇2
提及語文二字,或許多數人會想到戴著眼鏡的私塾先生,或是舞文弄墨的老翰林。女老師似乎也并不少見,但大多都是手持教鞭,臉上一副嚴肅的神情。而我的語文老師卻遠不如此。
我那位小學三年級的李老師瘦瘦高高的,沒有眼鏡遮擋的兩只眼睛顯得十分犀利而又和藹。你若是在上語文課時從我們的教室走過,聽見陣陣歡笑聲你會覺得這是在上音樂課。的確,李老師的課堂沒有太多的規矩,因此,學生們可以不必害怕,李老師也不時會和我們娛樂一下。
那一次語文課,李老師給我們出了一個小迷語:什么動物最生男輕女?同學們絞盡腦汁,給出了許多答案,但都是錯誤的,李老師看到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掛著一個大大的問號,終于公布了正確答案: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李老師說:“當然是驢啊,驢總是在叫‘兒啊兒啊’,難道你聽過它叫閨女嗎?”我們聽了,這才哈哈大笑。
李老師說話也非常風趣,動不動就帶些個“之乎者也”什么的。“此同學者,詠柳的作者是何許人也?”這位同學便答:“賀知章也。”同學叢中又是一陣哄笑。
不止如此,李老師還經常鼓勵我們,考試前,她為我們加油鼓勁:“同學們,這次的期末考試大家一定要認真,爭取拿得第1名!”
李老師者,吾良師也。我永遠忘不了她!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大海深,不及老師的恩情深!高山重,難比老師的情誼重!”我們可親可敬的李老師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語文周記 篇3
開學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最近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我不再是曾經那個帶紅領巾的小學生了,我也過完了最后一個兒童節,從此以后,我便成為了一名中學生了,我們進入了新的求學階段,迎來新的挑戰和困難;迎來了新老師、新同學,一切的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
這不,看雪的第一堂課就是我最愛的語文課,我們滿懷期待地盼望新語文老師的到來。“叮鈴鈴……”終于上課了,瞄了一眼課程表,哦!語文課,準備好語文書、筆記本、尺子……嗯,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期待著語文老師快點到來啦!
咦?那是我們的新語文老師嗎?歐耶!新語文老師終于來了!緊接著就是老師自我介紹了。哦,原來我們的新語文老師姓高啊!高老師,好親切啊!她就像我們的母親,那樣溫柔、那樣慈祥。
高老師講課是那樣的詳細,幾乎每個細節、重點、難點都講遍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問:“同學們,老師講的你們聽懂了嗎?沒聽懂的話老師再換個方式講一遍。”同學們一個勁兒的點頭:“嗯嗯,我們聽懂了!”
高老師在講題的時候總是一道題一道題仔仔細細的講,還生怕我們聽不懂,而且問她題,她也會認真地為你講解,而且她還講的那么清楚、仔細,不像其他老師,你去問他題,他就直接把答案告訴你,從來不去講解題的方法,到了考試,依然不會寫。而高老師就不一樣了,她會認真的講解題的方法,還送了我們一套“萬能解題法”,主要用于求句子的表達效果和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高老師是一個好老師!
語文周記 篇4
這周才開始與實習輔導老師(翁xx老師)有密切的接觸,xx老師她很棒,不會認為我必須要義務替她上課或做其它雜事,幾乎所有的是她都自行處理,不大會請我幫忙,而她也跟我說我需要什么盡管跟她說,她不會丟很多事給我的,因為她說行政那邊一定會有很多事要我去做。
不過在相處兩天后,我開始認為我必須主動向老師提出我要幫忙或協助她,不能再被動的等待老師請我幫忙,所以我有主動跟老師說,現在開學有很多雜事,像是核對名單之類的事,其實我可以幫忙,如此我也可以對于班上學生的名字更加熟悉,故xx老師之后就比較不會不好意思,忙碌的時候會請我協助,漸漸地,我相信我跟我的實習輔導老師會越來越融洽的!
語文周記 篇5
這次語文考試沒有考好。我要深刻反思。
首先,要學會審題。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著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后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和答題技巧有關系。總之,透過以后的練習,我必須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自習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于這樣的無謂的錯誤。
第二,要多做各種題型。平日大家都聚在一齊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么明顯的差異。但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先那么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只怪自己買的練習題做的少。不能允許自己再繼續這樣下去,所以,我必須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增加力量,為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打好基礎。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己的練習和復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復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
第三,調整考試心態。戰略上藐視,戰術上要高度重視,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雖然我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必須會努力的。
語文周記 篇6
第一周:
轉眼即逝。來到永川區臨江鎮普安小學校,我被分到五年級(2)班進行實習。在實習開始的第一周,我便進行了教育見習,主要是到自己的實習班級去聽指導老師楊老師的課。一開始,我不知道怎么聽課,不知道從什么方面著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師上課的內容給抄下來,就像回到了當初的高中時候的學習。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上課風格,不知道如何去評價。后來和楊老師交流,發現原來聽課要這樣聽,要聽老師如何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要聽老師上課的語言,要聽老師的問題設置,也要看學生聽課的一個狀態以及老師的教態。課堂不是老師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學生和老師一種互動,一種知識火花的碰撞。 聽了楊老師的講解,我終于弄明白聽課要聽些什么內容。心里面有一種喜悅感,就像是做數學題時遇到了一個長時間沒有解決的的問題,最后經過努力終于解決是的那種興奮。
指導教師評語 同學在實習的第一周,表現出一名實習教師應該有的品質。實習態度認真,工作積極,虛心接受指導老師的建議與批評;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還是顯得有點緊張,希望在今后的實習工作中能改善。
第二周:
我聽語文課3節并慢慢熟悉班上同學的學習情況。在文言文的教學方面,指導教師楊老師很注重誦讀法。讓學生反復的讀,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鑒賞,在讀中受到熏陶。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復誦讀體味,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至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具體方法是:讓學生自己結合課文下面的.注解試著翻譯課文,把不懂、自己翻譯不出來的內容勾劃標記出來,楊老師再講解課文。然后在反復的讀,在讀中去思考,去感悟。讀時要求學生要?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進一步做到有輕有重、抑揚頓挫的讀出感情來,大大增強了閱讀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對要求背誦的文言文,楊老師還加強背誦的指導。其中我總結了一下讀文言文還要遵循誦讀的步驟和規律。第一,讀準字音;第二,讀清句讀、讀懂文意;第三讀美意境與情感。這種文言文的教學方式很有針對性,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更具有目的性,也更容易掌握課文。我想,這種講授文言文的方法值得我學習。
指導教師評語 同學這一周表現非常好,聽課期間,態度端正、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課后積極主動的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但是,教學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還沒有完全跟上新課改的要求。希望今后繼續努力。
第三周:
轉眼間,一周又過去了。 周一還是繼續聽課,但是去聽了一節其他老師的課,明顯發現這位老師的上課方式和指導老師楊老師的上課方式不同:一個偏重于傳統的老師講與學生學的模式;另一位老師則注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而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學生學習,當然兩個班的學生學習的情況就出現了差別,前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低于后者。主要是由于后者偏向于討論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在講課時是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當然,我非常贊同后者的教學方式,并且也在努力學習。這其中有一位同學無故曠課了好幾天,和家長當時也聯系不上。后來從家長口中我們才得知:該生每日還是按照正常上課時間來上學,只是沒到學校。而我與班主任溝通后,決定先讓該生放假。
語文周記 篇7
我的語文老師是涂老師,她長得很美麗。皮膚白白的,一笑起來,臉就象一朵桃花。
涂老師對我很好。前些日子,進行拼音過關測試,涂老師說:“這次是高年級老師來測試的,你們要努力哦!”這次測試我的成績很好。涂老師給了我許多的喜報,我開心極了。
涂老師很寬容。有一次上課,涂老師叫我們用“落落大方”的成語造句,我舉手說:“涂老師不落落大方”。涂老師說:“唐凱說得好。”
我回家后對媽媽說起了上課的事,才知道我把成語的意思理解錯了句子就造錯了。我很不好意思。
涂老師愛全班小朋友全班小朋友都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