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日記
包粽子日記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么總結呢?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包粽子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包粽子日記1
端午節快要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我家當然也不例外了。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準備了糯米、蜜棗和繩子,還采來了新鮮的蘆葉作粽葉。奶奶把粽葉放進水里煮透,據說煮透的粽葉包起來更柔軟。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四片粽葉搭在一起,然后用手指熟練地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并往里添上糯米、蜜棗,再放一些米蓋住,最后把翹起來的粽葉按下,并用繩子扎緊。就這樣,一只小巧的粽子在奶奶的手里輕輕松松地誕生了。
原來包粽子這么簡單,我有點躍躍欲試了。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也包了起來。真沒想到,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僅僅是卷一個圓錐形就費了我好大的勁。放糯米和蜜棗也不簡單,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似的一點兒也不聽我的話,接二連三地蹦出來。我一著急,手一松,糯米撒了一地。奶奶見了,有點不耐煩了,讓我一邊玩去。一向不服輸的我哪肯低頭,掃好米粒后接著包。終于在奶奶的指點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包成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一回生,二回熟,后來我又成功地包了幾個粽子。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水中煮,一小時后,整個屋子都彌漫著粽葉的清香,真讓人垂涎三尺。終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甜甜的蜜棗,吃入口中不僅有嚼勁,而且回味無窮。
通過這次學包粽子,我又懂得了一個道理:學一樣本領,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這樣才能成功。
包粽子日記2
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不愿做亡國奴,勇敢在投入烏江,以死表示自己對祖國的忠貞不渝。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進行包粽子,劃龍舟比賽等活動。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打算親自下廚——包粽子。
早上,我準備了五花肉,臘腸,冬菇,糯米,繩子和粽葉,便開始包起粽子來。我先把兩片粽葉平放在手中,再將手彎彎一勾,粽葉就成了一艘“小船”。我將一勺子枧水浸過的糯米和“脫衣”綠豆均勻地倒入“小船”內,在中間間挖了個洞,放什么材料好呢?我夾了一塊肥肥的五花肉,兩根臘腸,一個冬菇,嘻嘻,都是我的最愛!我又將一勺子糯米蓋住了材料。接下來就幫粽子穿上“綠衣裳”了。我先把粽葉左右都折向中間,然后上下兩邊往下折,再用繩子在粽子中間綁了一結,兩邊也綁了一結,媽媽說我就像在綁螃蟹一樣——五花大綁!
粽子包好了,我和媽媽就拿到鍋里蒸。媽媽說:“要先用武火蒸一小時,再用文火蒸兩小時,就大功告成了!”一小時過去了,粽子的香味已經飄入我的鼻子里了,真想馬上吃一口,哈哈!
等呀,等呀,兩個小時終于過去了,粽子新鮮出爐了!我饞得直流口水了,狠不得馬上把粽子塞進口里。
我和媽媽一起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真是好極了!我決定,明年的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呢!
包粽子日記3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首先外婆用開水燙蘆葉,然后把調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來外婆負責包粽子,我負責剪扎粽子用的線。一開始,我不知道線要剪多長,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長。外婆教我說:“扎粽子的線要能繞粽子三到四圈。”我試了試,果然剪出的線不長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粽子個個小巧玲瓏,像一只只小香包,散發著蘆葉特有的清香,我還沒吃口水就已經流下來了。外婆一邊包粽子一邊告訴我,她小時候是用沙子和蘆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學會包這么漂亮的粽子。我聽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體會到,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端午節快到了,商場里擺出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粽子,我看到這許許多多的粽子很想吃,就和媽媽商量我們家不如包粽子吧,媽媽說:“好啊!”
第二天,我們把包粽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解。她先把糯米洗干凈,從盆子里拿兩片竹葉放在手上,把米放在葉子中間,然后加上綠豆,香菇,蝦米,再放一塊肥肉,再加上一把糯米,最后把葉子卷起來,用繩子扎緊,一個長方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完后,滿不在乎地說:“原來包粽子這么容易呀!我一定行。”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真沒想到,米從縫里漏出來。看來包粽子不是想象這么簡單,我有點灰心了。就在這時,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說:世人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聽了媽媽的話,鼓起勇氣,一次一次的學,終于包出了滿意的粽子。
通過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恒心,什么事情都能辦好。
包粽子日記4
端午節過去了,相信每個人對端午節的印象各不相同,就從學做粽子到吃粽子,向讀者娓娓道來。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再把米放進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 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么 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 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包粽子日記5
在今天下午,我們班舉行了包粽子的活動和六一表演。包粽子包的時候可有趣了,待我向你們一一道來。
在剛開始時,我的外婆給了我們做了一個示范。我們是這樣包的:先拿出三四張蘆葉,凸出來的那面朝上,要依次放好,然后用手指夾住那幾片蘆葉,順時針旋轉之后就成了斗型,感覺像是金字塔的形狀。在包的時候,要把底下的尖角包的沒有空隙,否則的話,放進去的糯米會掉出來的這樣可就要從新包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做,看見她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我就照瓢畫葫蘆,我就照貓畫老虎。怎么做也不像,也不會做。而且是第一步。我心想:這包粽子看起來很簡單,沒想到那么難,我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反而弄壞了好幾片蘆葉。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好在外婆幫了我一把,我才做完了第一步。我身邊的姜怡文說道:“做粽子簡直比登天還難。”做完了第一步的我正要放糯米,可沒有勺子,我們無可奈何,只好用手抓。等我放完了糯米和蜜棗,我也把剩下來的幾步做完了,我剛要扎線,沒想到沒有抓緊,卻有很多的糯米掉了出來,我只好把蘆葉恢復原狀從新做。我好不容易才包好了一個,卻丑的要死,像一個三角形的。
我看見我們組的湯藝林做完了平常的那種之后,又做他外婆教他做得了,那種粽子像飛鏢形的,也像蝴蝶。我也學會了。我便拿出他做的一個成品去炫耀炫耀。別的組里的同學大多數都來“求學”了。在我們前面一組的家長也都來學了。我對湯藝林說:“你做這個做的出名了啊。”
在愉快的包粽子和劉一表演中,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包粽子日記6
今天下午,是我期盼已久的。因為在今天下午,我們全班將會舉行包粽子的活動。
雖然沒有準備,但是,還是借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蘆葦葉子,繩子。
周多的奶奶也來當家長志愿者。戴老師發完言,我就問周多的奶奶該如何包粽子。奶奶說:“把兩頭有些黑的地方用剪刀剪掉。”這個還不容易?一會兒就剪完了。“現在,拿好粽子粗的一頭,左邊。另一個手抓住粽葉粗的那一頭的右邊,往內翻。”奶奶一邊說,一邊演示給我們看,“加上米,這樣,粽子的一個角就成型了。”只可惜,我沒有包粽子的天分。粽子不是最底下的洞太大,漏了出來,就是太慢,把粽葉裝爆了。米就像水花似的噴了出來。看來,粽子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做啊!奶奶又講解:“一定要把粽子底下的角包緊,不然,粽子會漏出來。米也不能裝的太多,否則會溢出來。”終于,在奶奶的耐心講解之下,我終于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把粽子的一角包了出來。“現在,把粽子沿著剛剛我們這好的角飯。注意,邊上一定要封緊,折好以后,要在邊上約好,一個角就封緊了。按上面的方法,再折另一個角。”我們一會兒折,一會約,一個粽子就已經成型了。“最后一步。”奶奶說,“把繩子扎在上面,一個粽子就好了!”我按照方法,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于完成了這個粽子。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里覺得無比的自豪。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來的食品,我為我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驕傲。
包粽子日記7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去奶奶家過節。
一到家我就直奔廚房,因為奶奶上次說要教我包粽子,我還從來沒有粽子呢。所以內心有點兒小激動。走進廚房,一股粽葉和著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原來爺爺正在煮第一鍋粽子。我坐在奶奶邊上先看她包,只見奶奶從盆里拿起三四片蘆葉排列整齊后,把頭上的老根剪去,然后卷成一個圓錐形,接著在卷好的粽葉里放上糯米和棗,并把糯米壓緊,奶奶說:“這樣包出來的粽子緊實又好吃。”奶奶邊說邊熟練地抽了一根棉線把粽葉捆扎起來,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過奶奶包了幾個粽子后,我躍躍欲試地拿起幾片蘆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可是蘆葉在我的手上怎么都不聽使喚,要么卷不成圓錐形,要么蘆葉就破了,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見狀笑瞇瞇地把剛剛卷好的圓錐形遞了過來,我在里面放了糯米和蜜棗,并學著奶奶的樣子用手把米壓緊,也不知道是用力過猛還是方法不對,粽子散架了,米也撒了一地,沒想到好吃的粽子這么難包。但我并不灰心,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又耐心地從頭再來,卷成圓錐形——裝入糯米和棗——拍緊壓實——封口——捆線扎緊,我的第一個“四不像”粽子問世了。接下來包的幾個很明顯比“四不像”好看多了。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發現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有多做多練才能熟能生巧。
包粽子日記8
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不愿做亡國奴,勇敢在投入烏江,以死表示自己對祖國的忠貞不渝。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進行包粽子,劃龍舟比賽等活動。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打算親自下廚——包粽子。
早上,我準備了五花肉,臘腸,冬菇,糯米,繩子和粽葉,便開始包起粽子來。我先把兩片粽葉平放在手中,再將手彎彎一勾,粽葉就成了一艘“小船”。我將一勺子枧水浸過的糯米和綠豆均勻地倒入“小船”內,在中間間挖了個洞,放什么材料好呢?我夾了一塊肥肥的五花肉,兩根臘腸,一個冬菇,嘻嘻,都是我的最愛。我又將一勺子糯米蓋住了材料。接下來就幫粽子穿上“綠衣裳”了。我先把粽葉左右都折向中間,然后上下兩邊往下折,再用繩子在粽子中間綁了一結,兩邊也綁了一結,媽媽說我就像在綁螃蟹一樣——五花大綁。
粽子包好了,我和媽媽就拿到鍋里蒸。媽媽說:“要先用武火蒸一小時,再用文火蒸兩小時,就大功告成了。”一小時過去了,粽子的香味已經飄入我的鼻子里了,真想馬上吃一口,哈哈。
等呀,等呀,兩個小時終于過去了,粽子新鮮出爐了。我饞得直流口水了,狠不得馬上把粽子塞進口里。
我和媽媽一起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真是好極了。我決定,明年的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呢。
包粽子日記9
今天是端午節,每一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在這天,我不僅包了粽子,還領會了一個道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節日,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吃掉,人們會向河里扔粽子。
包粽子需要用新鮮的蘆葦葉,潔白的糯米,還有一些紅棗、葡萄干之類的配料。
我先等糯米等配料泡好之后,把它們從水中取出。我拿了一片大大的粽子葉,用左手捏著總也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點力氣拉緊,上面松一點,輕輕一卷,卷好了一個如同碧玉一般的圓錐形粽葉。
接下來,我把一些糯米放入粽葉,可是我對用量的掌握不到位。有時把糯米倒得多,把粽葉給沖散開,有時又太少,才填滿了粽葉的三分之一。我只好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一點點的糯米放下,還在糯米中放下紅棗和葡萄干。就像在一片潔白的雪地里放下了一塊巨大的橙色瑪瑙和一塊紫色的玉。放入配料之后,我把粽葉合上。進入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捆繩!
我雙手把粽葉捏緊,用繩子在粽葉的尖兒附近纏了三圈,再系上一個小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掌握了技巧,有包了幾個粽子。
吃飯的時間到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在包粽子的過程中,我不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還領悟了一個道理: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
包粽子日記10
我喜歡吃可口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連包粽子的過程也全然不知,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一有粽子,我就吃個精光。姑媽看了,總是說“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師學藝——包粽子。我頭一回這么專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媽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這包粽子根本難不住我吧。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能包得漂亮而結實真的非常不容易。
姑媽瞧我這么認真。讓我動手包粽子,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姑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鮮嫩的豬肉,再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不讓儒米寶寶溜走。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十分生氣哦。姑媽看了,說‘遇到事情要有恒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媽來替你“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我接過長長的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姑媽的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吃奶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樣,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十分高興。
包粽子日記11
端午時間回家看望老人,正好到家時婆婆在包粽子,是清水粽,純糯米的,不包任何東西,這樣的清水粽是家鄉的習慣。我從小到大吃清水棕,所以現在嘗到超市買的速凍肉棕啊蛋黃棕啊非常不習慣,口感太不好了,大家不要覺得奇怪哦,中國大了,確實各個地域風俗不同,理解至上哦!
話說我看到婆婆很嫻熟的將泡的白胖的糯米和粽葉卷在一起,差不多半分鐘不到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出現了,一邊驚嘆一邊冒出了學習的念頭。我是個好學的好孩子吧,其實是從小媽媽工作就忙,家里從來沒包過粽子,今天有機會,我想體驗學習下,會了就回家像她炫耀下。
婆婆對我要學包粽子很高興,一個動作一個細節的分解給我看,嘿嘿,那就開始吧。首先,選兩片粽葉錯開并列拿好,在根部卷出一個小漏斗,然后填入糯米,壓壓緊,再將粽葉蓋上,延漏斗卷緊。別看我這個首先然后說的簡單,實際是一點也不輕松啊,不是在卷的過程中糯米漏了,就是粽葉被我拉破,囧啊。
在認真的分解多次動作,在我浪費了十多片粽葉后,在半個小時快過去時,婆婆終于忍不住說:“我前幾天做的米酒好了,你要不和**去嘗嘗吧?”嗚,不是我笨手笨腳啊,實在是粽葉不好,不老實的聽我指揮。只好乖乖的去找吃的,失敗啊。
學藝不成,只好發泄在食物上,婆婆做的米酒很清甜,吃了很多,走時還捎帶了一罐頭瓶,當然少不了難包的粽子了,一起帶走!幸福啊。
包粽子日記12
xxxx年x月x日星期x天氣x
端午節是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相信大家知道一些端午節的來歷吧。其中一個是屈原投漢羅江的故事,人們為了不讓屈原的遺體被小魚小蝦吃掉,包了一些粽子扔進江中,讓它們來吃。今天,我也很想包粽子。
首先準備粽葉,糯米和線,我們晚上就開始準備了,任務很輕松,只要將糯米泡幾個小時以上就行了。
早上,才是包粽子的重點,我看到步驟那么簡單,便心不在焉拿起了兩片粽葉。按步驟從正面往里面折,可是我卻折了一個望運鏡,一放糯米,糯米就往下掉,爸爸走過來,笑著問:“是不是不會包呀?讓我來試試吧?“我放下粽葉,他將兩片粽葉放在一起,將第二片壓住第一片的中心,整整齊齊的,然后,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圍起來,中間有了一個三角體,確認沒有縫隙之后,才將糯米到進去,隨即,三角體被裝滿了,”哦“我恍然大悟,也做了一個三角體,可裝的時候總是不穩,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才完成了。
接下來,我裹好了粽子,拿著線開始一層層繞粽子,我拿著線按照步驟一步步來,將粽子包好了,我看著包好的粽子,雖然小的像沙包,但是這是我自己動手而來的。
包粽子可以讓人受到鍛煉,讓自己的制作手藝更上一層樓。最后慶祝大家端午節假期快樂。
包粽子日記13
我從小到大經歷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它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懂得了許多道理,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更加珍惜生活。
每年端午節都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那天,奶奶就會包粽子給我吃。奶奶包的粽子可好吃啦,清香的粽葉、糯軟的米粒、多種口味的棕餡,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那一年端午節,我趴在奶奶身邊看做粽子,奶奶笑著對我說“蔚啊,是不是愿意學包粽子啊,奶奶今天教你”。我當然愿意,樂呵呵地拿起了粽葉學包粽子。開始,我覺得包粽子很容易,可又不知道怎么搞的,我這雙靈巧的手在包粽子的時候就不聽使喚了,糯米都像在玩滑滑梯一樣,從粽葉的縫隙間一個一個滑下來……好不容易把糯米搞定了,準備包扎時,由于我用力過猛,糯米又像爆米花一樣爆出來,狼狽的樣子讓奶奶邊搖頭邊笑。幾經失敗后總算包成了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粽子,青青的黛葉、清香的氣味,看著聞著就讓人垂涎三尺。那天的粽子特別美味,爸爸媽媽吃了都說好,我心里可高興了,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學包粽子是生活中極其普通的一件事情,但很多普通的事情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彌足珍貴,如果童年往事是一顆顆珍珠,那么回憶就是串起這一顆顆珍珠的線,我喜歡回憶,美好的回憶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包粽子日記14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到梅灣街看包粽子比賽,那真是人山人海。
參賽的選手都是各個粽子廠中的精英,包粽子速度特別快。我看到有的是“五芳齋”的,也有的是“真真老老”的,還有“昌記”的······總之五花八門,有好多都是我沒請說過的。
只聽主持人一聲令下,選手們都拿起粽葉包了起來,那速度沒親眼見到真的是難以想象啊!只見他們先拿起粽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后放入米,再把粽葉合上,最后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行了。雖說看起來很簡單,但我自己做過,既要控制好米的多少,有要抓緊粽子,以免做到一半散架了,難度相當大。那些哥哥姐姐阿姨們,不愧是練過的,沒有一個失誤,且包的粽子十分漂亮。時間在一分一秒中過去,這是只剩下半分鐘了,我在心里體選手們加油鼓勁,希望他們來個最后沖刺,拿下冠軍。其他觀眾和我一樣也心急如焚,好像比賽的是我們,有的竟扯開嗓子選手們加油鼓勁。選手們聽到加油聲,包得更起勁了,速度也更快了,都在做著最后沖刺。就在這時,主持人喊了一聲:“停!”選手們無奈的放下了粽子,接下來就是裁判出場了。
只見裁判把粽子都稱了一遍,其他的我也記不太清了,我只記得一個大哥哥是16個粽子,而一位大姐姐是13個粽子,總之都速度好快,個數好多。
我的心里不免對他們產生了一種敬佩之情,真希望我也行!
包粽子日記15
小時候,只要一到端午節,我多會求這奶奶給我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范動作,“接著在卷好的粽葉里放上糯米,還要將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接著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后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扎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接著就照著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里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么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么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夠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夸我心靈手巧。奶奶還將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征著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