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周記
家風家訓周記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周記怎么能落下!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家訓周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家訓周記1
家風是什么?它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風尚,是生活的作風,即一個家庭中的風氣。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懂得分享,要懂得尊重別人,要誠實、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鄰居家的小朋友來找我玩她玩我的玩具,我不讓她玩,都搶了下來,然后她就哭著跑回了家。媽媽看見了問我是是怎么一回事,我和媽媽說不愿意別的孩子碰我的東西,媽媽說可能因為家里只有我一個孩子,大人都寵著我,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了我,久而久之讓我養成了不和別人分享的道理。后來媽媽告訴我,好東西可以和別人分享,玩具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這樣還可以增進小朋友之間的友誼。
我照著媽媽說的做了,果然,后來小朋友更愿意來找我玩了。
還有一次,媽媽領著我去公園遛彎,碰見了一位奶奶,我沒叫奶奶,而是直接喊老太太,那位奶奶一聽就不高興了,媽媽看見了,忙和奶奶道歉,說:小孩子不懂事,您不要見怪······媽媽當時沒說我,回到家里媽媽告訴我說: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是尊重自己。就像當時媽媽雖然跟奶奶道歉了,但是并沒有當著奶奶的面嚴厲地批評我,也算是尊重了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別人呢?
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在廚房里做飯,我在客廳里玩,不小心把水杯打碎了,媽媽聽見了響聲,跑過來看見了碎掉的杯子,就問我:這是你打碎的嗎?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怕承認了媽媽打我,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說道:好孩子要誠實,是你做的'就應該承認。
最后,我鼓起勇氣對媽媽說:是我不小心打碎了杯子。本以為媽媽會打我,可媽媽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和藹地對我說:一個人犯了錯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認就是好孩子。那一次媽媽對我的教導,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一直牢牢地記在心里。
我們應當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長大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家風家訓周記2
很多古代的名人都有著良好的家風家訓,雖然我們家并不是什么名人家庭,要是說起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覺得,應該就是“百善孝為先”了。
我的爸爸媽媽非常的孝順我的爺爺奶奶,只要我們家有一些好吃的,我們就會想到爺爺奶奶,給他們送一些過去。還有的時候,爺爺奶奶說的有些地方不太對,爸爸也不說,只是默默地聽著,默默的點頭,從不去和爺爺奶奶辯論這點小事。
爸爸媽媽要孝順爺爺奶奶,那我們也要孝順爺爺奶奶,而且,我們還要孝順爸爸媽媽。有一次,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渾身沒精打采的,還不住的打噴嚏,頭暈。我和弟弟在寫作業,爸爸照顧著生病的媽媽,這時,樓下有人喊,爸爸忙著跑下樓去。沒一會兒,媽媽醒了,生病的原因,媽媽說話的聲音很低,也跟平時不一樣,說:“程程,媽媽口渴了,你能幫媽媽接杯水嗎?”我連忙回道:“媽媽,你歇著吧,我會。”我趕緊放下手中的作業,幫媽媽接水,拿藥,讓媽媽喝完,躺下。
到了晚上,媽媽還是特別的不舒服,一天沒怎么下床,我不時的跑到媽媽的床邊,問:“媽媽,你有沒有好一點點?”媽媽頭疼的只是輕微的搖了搖頭,我有點不高興了。我突然想到,電視上,生病的人會在額頭敷毛巾,我就學著電視里的,給媽媽敷額頭。媽媽經常跟我們講,人體的學位大都在腳底,所以要經常用熱水泡泡腳,解乏也預防生病。我就趕緊下樓端一盆熱水上來,幫媽媽洗腳,好好泡泡,讓我的媽媽趕快好起來。
“百善孝為先”,我要牢牢記住這就話,我要把這句話當成我的家訓,要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