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敬畏自然的作文合集9篇
關于敬畏自然的作文合集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敬畏自然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1
宇宙是一個碩大的生命體,世間萬物都只是它的載體,只是它機體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像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一顆細胞一樣它看這些萬物也永遠只能像我們人類看一只螞蟻一般,永遠帶著那不以為然的蔑視之情。
我們人類也不過如此。
對于宇宙而言,大自然是它地組成部分,而對于大自然而言,我們人類也只不過是它地產物,只是相對于其它結構簡單而低等地生物,我們人類有著會思維、理解、想象地大腦,它使我們有了喜怒哀樂,因此我們看起來才會與眾不同,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有多么偉大,畢竟我們只是自然智慧地一種表現形態,哪怕在高級也不過爾爾。
如果說自然是一片天空,那么人類就是這天空中游離飄蕩地一朵白云;如果說自然是一畝農田,那么人類就是這農田間無聲無息地一撮泥土;如果說自然是一座大山,那么人類就是這大山里毫不起眼地一粒沙石……而現在,這粒沙石卻宣稱要戰勝這大山——人類想要征服自然!多么荒謬地想法!于此,我也不得不感到可笑、可悲與些許地可憐——人類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認清自己與大自然地本質區別!我們永遠也只是大自然地產物,我們地智慧是大自然賦予地,是大自然智慧地一部分,我們智慧地體現最終也只是大自然炫耀它智慧地資本!
面對這狂妄地人類,大自然一定會竊笑,就像一位慈母對無知、天真地孩子地笑一樣。而人類總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地美妙幻想中,以事在人為、人定勝天來安慰自己,以“只有想不到地,沒有做不到地”來激勵自己。喜歡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殊不知這僅僅是人類跨出地一小步而已,對于大自然來講,一切都是“小兒科”。
誠然,人類現在地科技已經很發達了,與我們地祖先相比,人類地確有了很大地進步。但如果把我們放到大自然面前:當火山爆發,當地震發生,當龍卷風刮來,當洪水襲來……我們依然會像我們地祖先那樣無助,這就足以說明我們依然無以與大自然抗衡,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依然渺小!
大自然創造了世間萬物,我們人類便是其中的一種。“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把世間萬物看做是我們的同胞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自然一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2
不論是過去的風花雪月,還是如今的短雨殘陽,人類與自然的戰爭已度過了許多個漫長的歲月,但也沒有完全駕馭和征服它。也許,渺小的我們只有敬畏它,珍愛它,才能守住美好與和諧……
翹崖之松
他自打出生到至今就不知歷盡多少風雨交加,他也不知道將來還要堅持多久。從翹崖的縫隙擠出了渺小的身子,他就保持著矗立與挺拔。
雖然翹崖荒涼,但是他渾身明透著足足的霸氣;雖然翹崖寒冷,但是他依舊深扎穩立;雖然翹崖高聳,但他還是像自然的旗幟,舞動著風云流幻……
他經歷過炎陽酷暑,冰封雪凍,但這些以他視來簡直太渺小,他用茂密的平展的翠綠的新葉證明著自己的威嚴,用挺拔筆直的身軀映襯著自己的高度;它更用骨子里絕世的霸氣高舉著自己永不敗退的毅力與精神。
絕壁蒼鷹
也許她沒有孔雀的奢華艷麗,沒有大象的高大壯實,也沒有夜鶯的歌聲婉轉。但當你看到她,會不禁一震,寒氣刺骨而出--不管是敏銳伶俐的雙目,還是尖利直鉤的鳥喙;不管是雄渾張揚的羽翅,還是光亮華麗的毛色;不管是纖細筆直的雙腳,還是寒冷尖銳的指甲,無一處不使你有震驚與敬畏之感。
她雖筑巢于絕壁陡崖,但鳥巢寬大結實;她雖孤獨自立,但不會驕傲自滿。反而,若她仰面長鳴,大可驚天地,振湖海,她用自己不屈的頭顱,向萬世舉目的眾人告誡自尊與傲氣的凜然。
千溪集湖,萬河匯海
路路小溪如單個“叮當”的音符,夾雜著風雨的流聲,組成了曲曲動聽的歌謠。從雪覆山頭流下,帶著點點涼意,透著絲絲清新,滋潤著過往溪旁的寸寸金土,哺育著生靈跳躍的生機。他們如年少的孩童攜著雙手,歡笑跳舞,用無窮的生機與年幼的稚氣歌唱著自然的美麗。
條條河流如段段不一的曲調,有深沉的訴說,高調的暢想,靈氣的夢幻組成美妙絕倫的樂曲。有波濤的翻滾,浪花的擊拍,涓涓的細流,帶著同一個夢想,如年輕的青年奮斗著,拼搏著。他們用堅定的目標與青春的活力頌揚著自然的富饒。
啊!您--偉大而神奇的大自然,此時此刻,您就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您用一切的一切讓人類高瞻,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升華,更讓人們多了一份崇高的敬意!
啊!自然,我們為您而敬畏!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3
你是否目睹過晨曦中百花齊放的春天?
你是否匐在接近凋零的紅杏枝旁細數著調謝的時光?
你是否知曉那天上的云朵是自然鬼父神工的表象,而那聲聲驚雷正是自然激昂始作俑者的修行?
若是你不知曉何為敬畏自然,那么,你將永遠無法,領略到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自然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敬畏自然,就是在敬畏它為我們奉獻的一切。制成衣服的棉花,地里長出的糧食,供汽車輪胎行動的石油,陽光與水使萬物蘇醒,樹木所產生的氧氣……哪一個不是我們人類生存的根本?哪一個不是自然無私又無償的儲備?鋼鐵打造的器具,交通工具,樹干造成的書寫紙,哪一個不是大大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哪一個不讓我們感嘆自然奇妙無私的奉獻?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
自然是一位寬宏大量的母親。敬畏自然,就是在敬畏我們的母親。向河中排放污水造成魚類死亡;在土地里亂扔廢棄電池導致土地污染,無法利用;向空中排放有毒氣體導致臭氧層出現空洞……人類對自然做出的一切,哪一項沒有使自然受到嚴重的破壞?哪一次并非十惡不赦,無法挽回?無私的付出卻換來無情的傷害,這樣的自然,為何不值得敬畏?
奉獻并不代表無限,自然能源終有一日會衰竭;母親會原諒她的孩子,可這不代表她不會受傷。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遺忘了敬畏自然,自然又會不會再次選擇原諒我們呢?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4
嚴春友的《敬畏自然》喚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緒與人應具有的本性。文章前端的一句“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看此之后并沒任何遐想與感觸,但帶著題目的好奇性一直讀下去后,回想剛才的句子,忽地有一種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我——“如果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類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水滴”。
人類永遠那么幼稚。每個國家的人都在奮斗,都在拼搏,為了顯國威而研制出一艘艘航天飛機,扔幾個太空垃圾又算得了什么。而在人類沾沾自喜的后面,隱藏著不可名狀的災難。
人類是聰明的,但聰明的不是人類。一時的利己私欲便可以掩掩實實地遮住了人類所造成的后果的明亮眼睛,即使造成立無法挽救的后果,懊惱抽泣之后,還是有人故態復還。“前車顛,后車鑒”,聰明的人們連這顯而易見的道理也想不透么?人是聰明的,只是心被利益遮住了光明,失去了明辯能力。
人只是要考慮一切后果,就可以大大減少今后將要面臨的災難,與地球上的所有“弟兄”與睦的長久地共處下去。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5
多少年來,大自然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那些無知的人們也只有無知的亂伐,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臺風,海嘯,地震,甚至于龍卷風,這都是大自然對那些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人們的“饋贈”。直到那一切真正地過去,人們才開始尋找原因,甚至還有指天大罵,怨天尤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應得的。
人們對大自然的恐懼,是只有發生過之后才意識到的,其實真到那時也已經太遲,后悔莫及,是人們唯一對大自然的嘆息,為防范于未然,也只有少數開始真正意識到恐懼,開始尋求方法。但這個世界也只有為利而去破壞自然生態的人,“世間萬物皆平等”這句真理,到這時,也已是過眼云煙,獵殺,砍伐,焚燒,在大自然面前,人們也只能這樣,地球上的生命,也因人們的屠殺,變得稀少,或者,只剩下人們自己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永遠是那個無知的孩童,殊不知是大自然創造了人們的祖先,哺育了人們的始祖,才會有人們今時今日的“成就”。在自然母親的面前所擺弄的伎倆,也只是人們處于“孩童時期”的叛逆,但孩童始終會長大,到那時才開始了解自然,才意識到自己在“孩童時期”所犯下的“無知”的過錯,相信人們,是會長大的,到心志真正成熟起來的那個時候。
人們,永遠是地球的一部分,無法取代什么,也只有一次次的進步,才懂得敬畏自然,人與自然,是和諧的一個整體,人與自然,只有真正地相輔相成,才能真真正正地和諧下去,才能有人們更美好的未來。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6
人是自然之子,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永遠都是自然母親的兒子,兒子對于母親,是應該永遠懷著一顆敬畏之心的,然而,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為了滿足人們衣著華麗的需要,一只只野生動物應聲倒下,它們的皮毛被剝下來裁剪成裘皮大衣,它們的獸牙、獸角被割下來打磨成精美的首飾;為了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一只只野生動物倒在了血泊中,它們的身軀被當做美味佳肴端上了餐桌;為了滿足人們降低制造成本的貪念,一道道的令人室息的濃煙遮蔽了藍天,一股股散發著惡臭的污水匯入了河流……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肆無忌憚地剝削著自然母親,卻從來沒想過會受到自然的懲罰,而事實上,自然已經在懲罰人類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一小時就有3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簽,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被科學家描述和命名就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天空不再是透亮的`藍色,潔白的云彩也不見了蹤影,整日陰沉沉的,籠罩在昏暗的霧霾中;參天大樹干枯了,榮榮青草枯菱了,再也看不到洞洞的小溪,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歌聲,再也喝不到純凈甘甜的泉水……。這一切是多么令人痛心呀!這就是自然母親對人類的懲罰。
遠古人類得以繁衍生息,是因為他們對自然母親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如今的我們,同樣需要懷揣敬畏之心,才能繼續生存發展,否則,終有一天,我們也會像野生動物一樣,永遠地消失。敬畏自然就是要拒絕野生動物制品的買賣,只有這樣,野生動物才不用東躲西藏,才能安穩的生活下來,繁育出身體健康的后代。
敬畏自然就是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懲治力度,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才能讓藍天、白云、鳥鳴、清泉……這些美好的事務回到我們身邊。
敬畏自然,就是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利用,只有這樣,溫室效應才能減緩,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才能放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那一天才能晚點兒到來。
敬畏自然就是減少對雨林的砍伐,只有這樣,才能保住眾多野生動物的家園,讓他們可以過上與世無爭,悠閑快樂的生活。
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我們要永遠敬畏她。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7
在今天的社會,人類不斷發展自己,而地球也在不斷被破壞。
我打開相冊,兩張新舊不同的照片跳入眼簾。舊的一張,背景是古樸的小院,隱約可見的葡萄架與盆盆花草,畫面恬靜、安祥。新的一張,背景是雄偉的廠房與高聳的煙囪,畫面整齊、氣派。
舊的一張是我幼時拍的,照片上的小院子是我以前的家。
那時,我家住在長白山下的一個小鎮里,小鎮規模不大,是一所具有典型山村風光的小鎮。一條小溪從長白山上方緩緩地流入小鎮的中心,洗去小鎮的塵土,留下清潔又默默地離去。溪流的兩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一個個小院,前前后后到處可見一叢叢花草及一株株高大的樹,那些地方是鳥雀們歌唱的舞臺,孩子們玩耍的天堂。鳥語花香、潺潺流水,給沉靜的小鎮增添無限樂趣。
我家坐落在小鎮的一個角落里,顯得格外寧靜,可在那不大的庭院里,有我寶貴的童年,有時,在傍晚我依偎在祖父的懷里聽他給我講故事。
新的照片是我在少年時拍的,那時因為父親工作的關系搬去了西安,照片上的建筑是我家路口的一個廠房。
去年,我同父親一同回了次老家,可是我萬萬沒想到,我心愛的小庭院與小溪、小鎮都已經不存在了,我得知幾年前,小鎮被規劃為長白山的“三大林區”之一。居民們都搬走了,祖父母都說住樓挺好的,以后離縣里更近了,還說以前的小院也都已經老舊,不行了,但我覺得不是那樣的,因為從祖父的眼里,我看到了無盡的悲哀。
小鎮已經變成了稻田,我不敢想像機器轟鳴著毀滅小鎮的情景,也不敢回憶以前兒時的種種快樂,我的小鎮消失了,但這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小鎮、無數的小庭院。回去時,一路望見的都是長白山的“林場”,四處豎立著煙囪,微風過處濃煙滾滾,看見天空上的濃煙,我想起了兒時祖父給我講的漁夫的故事,產生一個奇妙的想法,這些煙囪多像故事中的“魔瓶”呀?冒出的煙又多像“魔瓶中的魔鬼”。我真想化作那位勇敢的漁夫把“魔鬼”降服。而且還讓它交出它隱藏的財富,為人類造福。到那時我要拍張新的照片,還是原來的地方,畫面上高聳的煙囪飄出了裊裊的清煙。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8
大自然是人類之母,人類一直享受著大自然的思澤,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人類已漸漸遠離了自然,地球之母變得越來越虛弱了。
我所擁有的一切都來自于大自然的給予,我要感謝大自然賦予我的一切,大自然在我的心目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尊重它。大自然為我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不但不知道回報,還變本加厲。一句話說的好: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確,我們人類實在做的有點掛了。我們不但不感謝大自然,還亂踐踏它身體上的每一個部分,我們真應該為我們所做的發自內心的檢討一下。
大自然的無私奉獻,讓我們銘記在心,然而,有的人去不把它放在眼里。它是不求回報的,只希望我們人類能夠好好地保護它。我們也應該像珍惜自己一樣珍惜大自然。
大自然之所以創造出會思維的生物也許是有深意的,并不是人類的智慧所能勝任的,總想犯錯誤,違背大自然的規律,總想“征服自然”然而我們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傻,在大自然看來,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小頑童,我們只是開一個天真的玩笑罷了,大自然是會“大人不計小過”。
其實,我們真正的不了解大自然這樣做是為了什么?難道連我們自己也糊涂了嗎?大自然的無私奉獻,并不是哪一個人就能回報的,我們要想回報它為我們做的一切,那就讓它每天不再為了人類而受傷,氣餒下去,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創我們美好的家園,我們不應該再盲目的走下去,到最后傷害的還是我們人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我們不應該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將來的一切,為了自己的子孫后代留下活口吧!現在改正,為時不晚,如果我們不積極地發現我們人類目前所做的有多么的愚蠢,把自己壓在自己的腳下。
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生存規則,如自然災害:沙塵暴、臺風、洪澇、地震等,都是人們防不勝肪的,是人們不能控制的。
歌德說過:“大自然是不會犯錯的,錯誤永遠是人犯下的”這也許我們從中受到啟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9
宇宙是一個碩大的生命體,世間萬物都只是它的載體,只是它機體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像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一顆細胞一樣它看這些萬物也永遠只能像我們人們看一只螞蟻一般,永遠帶著那不以為然的蔑視之情。
我們人們也不過如此。
對于宇宙而言,大自然是它的組成部分,而對于大自然而言,我們人們也只不過是它的產物,只是相對于其它結構簡單而低等的生物,我們人們有著會思維、理解、想象的大腦,它使我們有了喜怒哀樂,因此我們看起來才會與眾不同,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有多么偉大,畢竟我們只是自然智慧的一種表現形態,哪怕在高級也不過爾爾。
如果說自然是一片天空,那么人們就是這天空中游離飄蕩的一朵白云;如果說自然是一畝農田,那么人們就是這農田間無聲無息的一撮泥土;如果說自然是一座大山,那么人們就是這大山里毫不起眼的一粒沙石……而現在,這粒沙石卻宣稱要戰勝這大山——人們想要征服自然!多么荒謬的想法!于此,我也不得不感到可笑、可悲和些許的可憐——人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認清自己和大自然的本質區別!我們永遠也只是大自然的產物,我們的智慧是大自然賦予的,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我們智慧的體現最終也只是大自然炫耀它智慧的資本!
面對這狂妄的人們,大自然一定會竊笑,就像一位慈母對無知、天真的孩子的笑一樣。而人們總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美妙幻想中,以事在人為、人定勝天來安慰自己,以“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來激勵自己。喜歡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殊不知這僅僅是人們跨出的一小步而已,對于大自然來講,一切都是“小兒科”。
誠然,人們現在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了,與我們的祖先相比,人們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如果把我們放到大自然面前:當火山爆發,當地震發生,當龍卷風刮來,當洪水襲來……我們依然會像我們的祖先那樣無助,這就足以說明我們依然無以與大自然抗衡,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依然渺小!
大自然創造了世間萬物,我們人們便是其中的一種。“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應
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把世間萬物看做是我們的同胞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自然一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