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了-604字作文
成功=99%的汗水+%1的靈感。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是出自發明家愛迪生之口。同學們,也許你們還沒有好好的思考過這句話的意思吧!那我們就來討論討論。
其實,上天很公平。每一個人剛出生都一樣,而差別就在于你有沒有付出努力。如果,你是個聰明的人,那你就該學會勤奮,這樣才能不浪費你的才智;如果你勤奮而不聰明,那也不能氣餒,因為“書尤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而什么是勤奮呢?顧名思義,勤奮就是用雙倍的時間來學習,當然,也要勞逸結合。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和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長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么還要這樣苦練呢?”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于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
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