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1964讀后感
《目送1964》讀后感
《目送1964》是作者龍應臺的一部回憶錄,記錄了她在1964年和父親一起從臺北到紐約的經歷。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庭、時代和文化的變遷。
家庭的變遷
在書中,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關系是一條主線。她描寫了自己與父親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但也表達出了對父親的敬意和感激。這種復雜而真實的情感讓我十分感動。
同時,龍應臺也通過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對家庭觀念的轉變,展現了家庭在時代變遷中所承受的壓力和變革。這種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過程,讓我對于自己身處的時代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時代的變遷
在1964年,臺灣正處于戒嚴狀態下。龍應臺描述了當時社會上各種政治斗爭、軍警鎮壓等場景。看到當時社會上不同階層人士的生活狀態,我感受到了時代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同時,龍應臺還記錄了當時紐約的文化氛圍。她深入地觀察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因素,這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國文化。通過對比兩種文化,我們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身處的環境。
文化的變遷
在書中,龍應臺也講述了自己對于語言與文學的熱愛和追求。她所受到過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也是書中重要的一部分。這種對于傳統與現代、中西方文化之間關系的思考,讓我感覺到自己與作者之間有某種共鳴。
總而言之,《目送1964》是一本富有思考性和啟示性的回憶錄。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時代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并且從中汲取經驗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