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禮讀后感400字
中國式婚禮讀后感4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式婚禮讀后感4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式婚禮”是這一期《中華遺產》的特別策劃。“夫婦是人倫之基,婚禮為諸禮之本,于是,與在神前宣誓的西式婚禮相比,中式婚禮充滿了為人的禮數;納彩、問名、親迎……于是黃昏時迎親,以黑赤色為婚服,在青廬里舉辦婚禮,每一次儀式背后,都有著中國道理。”是中國式道理,也是中國文化認知的一部分。中國式婚禮不是一場表演,更多的是儀式感,每一個儀式都有其內在的意義。無媒不成婚,其實也有相互多一些了解的因素在其中,合婚可能有迷信的成分,但也有智者對擬婚姻兩人的衡量;嫁妝彩禮這筆賬,有炫耀夸張的因素,也有對新婚二人的'祝福在其中,而文縐縐的婚書就更讓婚姻充滿了書香。嫁衣種種更多體現的是儀式感。至于從黑色馬車到八抬大轎,以及相關的種種習俗,有繁文縟節也有對新人的美好期待。總之,一場中國式婚禮,從古到今經歷了諸多變化,而今天的人們再選取中國式的婚禮更多的是美好的期盼和隆重的儀式感,我以為。中國式婚禮是和中國文化相匹配的。幾千年人類進化進步的結果,對是否采取結婚儀式,采取哪種結婚儀式,已經變得寬容了。
在關于婚禮儀式的介紹之外,還有一篇關于圣旨,“‘村干部’朱元璋的選擇”,是對歷史細節的一種解說。詳細說明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由來,對此,我并不感興趣,只是覺得人們在做每件事兒的時候,都是有其經歷和文化背景在里面的。另一篇“1938-1944:重慶大轟炸”的文章讀來卻說不出的憤懣,在對中國人這樣狂轟濫炸的日本人還是人嗎?號稱文明號稱上等人,難道就是靠蹂躪別人來實現的嗎?!
近來讀的書,看的一些材料,深深地明白,只有自己強大才能有禮有節地做事。不然的話,碰上野蠻人根本不聽你的言論,他先上來給你一場武力。只有你手上拿著武器去跟他說話他才能認真地聽,才能聽進去的。到底誰是文明人誰是野蠻人真的不能簡單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