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4篇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4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忙碌中坐下來,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隨著韓庚的一段熱歌勁舞拉開了“開學第一課”的序幕。這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
第一段視頻播放了自然之美的畫面,接著是一段歡快的歌曲《我們的太陽》歌中唱道:多么輝煌燦爛的陽光,暴風雨過后空氣多么清新爽朗……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之美,太陽的可愛。接著畫面上出現了大明星姚明的高大身影,他站在廣闊的非洲大草原上,與許多非洲動物親密接觸,看那兇猛的老虎、獅子、金錢豹,那威武的鴕鳥,靈氣十足的金絲猴,姚明撫摸著它們親切的望著它們。人與動物是那么的和諧,相信孩子們(包括家長們)會記住姚明的“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廣告語。接下來便是一段兒童舞,很美。許多身穿動物服裝的孩子們蹦著、跳著,給人和諧的美的享受。
第一課發現美,探索美開始了。首先奧運游泳冠軍焦劉洋、劉詩文氣宇軒昂地走上場,從她們講述的自己奪冠之路,訓練之苦。他們的訓練每一堂課是要游一萬米的,甚至是每堂課都在哭。我們的孩子們一定會感受到成功背后需付出的是堅持,是汗水,是淚水,是磨練。那之后才有鮮花、掌聲,才有閃耀的獎牌,才有高亢的國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接著有最美老師——鄧麗,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身邊的美實在是很多。
于丹教授的分享更給我們啟示,她用沸水煮雞蛋、胡蘿卜、茶葉的例子讓孩子們知道作為學生該怎么融入學校生活,融入社會中把美傳遞開去。
第二課的創造美,第三課的傳遞美,第四課的和諧美都將給孩子們深刻的影響,男團體操金牌的獲得正是團隊精神的充分體現,他們互相鼓勵,互相促進,才贏得了集體的冠軍。“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一個完美的團隊。”說的多好啊,我們的小組,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學校不也是這樣的一個團隊嗎?不也需要團隊精神,和諧之美嗎?
《開學第一課》結束了,但我們的路還很長,我們還需要把這一課中得到的啟示運用到今后的生活、學習、工作中。愿孩子們能從感悟到行動。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被深深地震撼,紅軍的“長征精神”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海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酷暑嚴寒,還是饑餓干渴……紅軍將士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考驗,用雙腳跨越了兩萬五千里,丈量了大半個中國,譜寫了無數感人故事。?
一位位老兵被邀請上臺,親自講述自己十幾歲時跟隨紅軍長征路上的故事;一位位開國上將的兒女被邀請上臺,和我們分享先輩們的事跡;讓我們了解了最真實的長征路上的片段,我被將士們?的信念、英勇和執著深深地震撼著,被他們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震撼著。?
沒有鞋穿就編草鞋替代,連草鞋也沒了,就光腳繼續長征,磨破了腳,扎滿了刺,也要堅持。沒有糧食,啃樹皮、吃草根,也要堅持。獨臂將軍賀炳炎失去右胳膊的時候只有22歲,沒有麻藥,沒有醫療工具,他就用牙咬住一把毛巾,讓衛生員用農家干活的普通木鋸硬生生鋸了2小時15分鐘才把右胳膊鋸下來,保住了性命。我不由得驚嘆:天哪!這太可怕了!無法想像的堅強、勇敢,簡直就是超人!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紅軍精神值得代代相傳。因為無數先輩們的付出,才有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我要像他們一樣,學會勇敢、堅強,不怕困難。我要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今天,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在這四節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課——孝。
首先,這節課的老師先讓同學們看了一段視頻,視頻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人,他的爸爸已經七十五歲了。這位老人很喜歡音樂,但是與他相伴的朋友大多都去世了。有一天,老人的孫女問老人:“你去過哪兒啊?”“哪兒也沒有去過!”“那等我長大以后就帶你去啊!”老人連連說好。他聽見了,想:自己應該趁老人腿腳還利索,多帶他去看一些風景。于是,他就改裝了一下舊摩托車,帶父親去看全國的風景。在外出的六年里,他們一共走了十幾萬公里,去了安徽、河南、山西、陜西等十幾個省份大大小小的景點。他們越騎越遠,最后竟然騎到了北京!他們家里的一面墻上,貼了整整一墻的父子倆在全國各地游玩時留下的合影照片!
這是什么?這就是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當子女想要去贍養自己的父母時,父母已經等不及離我們而去了。——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
這時,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候,我有一點點不高興的就沖爸爸媽媽發脾氣,可是爸爸媽媽仍舊為我做好我暫時干不了的事,可是我卻不領情……看了這個后,我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我應該自愿幫爸爸媽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氣的時候努力克制住自己不生氣,爭取做爸爸媽媽眼里的好孩子。我還要為以前的事情向爸爸媽媽道歉;在長大以后,我還要每天去陪爸爸媽媽,讓他們不孤單。正像這堂課告訴我們的那樣:“孝,樂其心,不違其志。”
這一節課,讓我明白:孝,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美德,是我們最不應該忘記的文明傳承!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9月1日晚,我和媽 媽一起收看了央視一套放映的《開學第一課》節目。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有一個主題,這期的主題就是“夢想”。在三堂課中,每課分別圍繞的主題是“夢想就是動力”、“有夢就要堅持”和“有夢就能出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節“夢想就是動力”。
在熱烈的掌聲中同學們迎來了中國第二位女航天員——王亞平阿姨,聽她講述了自己完成夢想登上太空的努力經歷。接著,我們認識了“八一”跳傘隊中年紀最小的隊員——付麗娟。她和我們一般大,但她擁有一顆放飛夢想的心,并為它而努力著,堅持著。她不怕每天6-8小時艱苦訓練,一心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跳傘員。我被她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而震撼。我自己也有個夢想,那就是當一名建筑設計師,但是我并沒有為這個夢想而付出多少努力,實現夢想并非一朝一日,要從現在就開始努力付出,將來才能有所成就,就像王亞平阿姨和郎朗叔叔一樣成為萬眾矚目的人。下面又到了做游戲的時間,劉冬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精致的紙飛機,有往左右飛的,有能返回的,甚至還有永不掉落的……小朋友們還用紙飛機玩了一些有趣的游戲,個個都玩得不亦樂乎。
通過紙飛機的游戲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給飛機動力才能讓它飛得好,實現夢想也是一樣的,它就像一架飛機只要給他無限的動力,就能飛得又高又遠!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這學期第一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漢字展開的。首先,北京師范大學的王教授給我們講解了“正直”的甲骨文含義,她在黑板上畫了一只腳,腳正對著目標,就是“正”;然后她又畫了眼睛和目標,眼睛看著目標,就是“直”,“正直”的含義就是目不斜視,朝著目標前進。從她生動有趣的講解中我也感覺到正直的力量,我們學習漢語和其它知識都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只要堅定了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方向,我們才能義無反顧的去實現它。
第一課上有兩個故事讓我感觸最深。有一位美國叔叔,叫理查德,人們親切地稱他“漢字叔叔”。他熱愛中國文化,尤其熱愛中國的漢字,他不僅廢寢忘食地學習漢字,而且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還用畢生的積蓄創辦網站,宣傳漢字和中國文化,這深深地觸動了我,一位外國人都能為傳播中國文化無私地奉獻和付出,我們作為龍的傳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學習呢?還有一位許淵沖老爺爺,他雖然已經九十六歲高齡,卻依然堅持著他熱愛的翻譯事業,他甚至將唐詩宋詞都翻譯成了英、法等多種語言,讓外國人也能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其實他在8歲時連26個英語字母都念不清,但經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翻譯家。這讓我想到: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學習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國的悠久文化和漢字獨特魅力,也讓我體會到許多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品德,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好好學習,將老祖先留下的輝煌燦爛的文明傳承下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九月一日晚上,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讓我深受感動。
其中,和我最有共鳴的,就是郎朗了。郎朗是為夢想而努力的人。他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會有出彩的機會。有夢想,人生就會出彩。
我也一直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我一直想象自己在大舞臺上,開一個自己的個人演奏會。當我指尖流淌的音樂奏完最后一個音符時,傾聽著周圍如潮水一般的掌聲。為了這個夢想,我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了。就在前不久,臨近期末的最后一個星期,那天我寫完作業就已經9點半了,可是當天的鋼琴還沒有彈。媽 媽說當天的事情必須要當天做完。我不情愿地坐在了琴凳上。誰知那天的曲子非常難彈,搞的我不是彈錯了音,就是彈漏了音。我越來越急躁起來,因為時針已經指到了10點。看著時鐘,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我的腦海里閃過了我正在練的一首歌曲------《夢想》。“大海小時候,是一顆愛做夢的露珠;高山小時候,是一粒想長大的石頭;春天最初,是一棵小草的騰涌;星河最初,是一顆小星星的笑容……”是啊,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夢想,都要為了夢想而去付出努力,只有堅持自己的夢想,才會創造奇跡。我重新鼓起了勇氣,定下心神,努力的練習著。終于把這個曲子拿下了。到了鋼琴課那天,老師還表揚了我呢!
通過這件事我也相信:困難只是紙老虎,只有勇敢地去挑戰它,擊敗它,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困難只是嚇唬膽小鬼的,它嚇唬不住堅持夢想的人。大家一起,為了自己的夢想加油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會在哪方面收獲,孩子的教育時效性太短,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孩子優秀了,你留錢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錢做什么!
——致父母!我們共勉。
致寶貝: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因為,只有負責的老師才會頂著種種壓力和風險,去苦口婆心或大動干戈地管教你。他期待你成才變好,才如此出力不討好。這是傳道授業的悖論,也是為人師者的深情。
致家長: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不指望每個學生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他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但是希望每個家長都懂這個道理,因為你們畢竟不是孩子了!還要告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負責、公正、認真的老師是多么值得慶幸的事情啊!
致老師:當老師的你,生命中會遇到很多個學生,每一個學生對你而言,只不過是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然而,對于學生來說,你卻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師。你將是開啟他萬千世界的人,若愛,請深愛;若教,請全力以赴。
致開學季: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三劍合一,家校共贏!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
9月1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天的節目讓我受益匪淺。
剛開始,主題是鮮明的,吸人興趣的——開學第一課,創造向未來。未來便是讓祖國強大,讓祖國富強,又不時想起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就讓我們更好地面向未來出發嗎?
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給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成龍。他經常在國外做中國的宣傳,隨身都有中國的名片,還講著中國的故事,他一身傲骨,不畏艱難,堅強奮斗,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想起他說的話:“一個人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并且還要有本事,我亦是如此”,是啊,從3歲起,他便被父親送進了戲劇培訓班,長大后,終于有了自己的本事,可是,誰能第一次嘗試就非常成功了,他是從死尸開始演起,等攝像頭一過來,他便使勁憋住氣,不管是在雨天,還是在太陽爆嗮的情況下,他一直保持著死尸的狀態,被導演總是夸:“這個“死尸”死得真好!”到后來,漸漸地,他成了電影中間那一閃而過的角色,算是有點兒進步,卻并不會被人記住,他一直在努力,直到有一天能夠成為電影里的男主角,可自己拍過的電影被稱為“票房毒藥”,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去觀看,他也不放棄,遭受打罵與欺凌,他依舊堅持下去,成了導演,自導的電影播放下去,一夜爆紅。
到現在,他拍了一部又一部電影,目的是為了呼吁大家能夠怎樣做,如天降雄獅反映出大家追求和平的愿望,十二生肖,呼吁人們保護文物…… 可是,又怎能沒有滿身的傷痕呢?渾身上下,全都由傷痕布滿。
從中我學習到了,只有一次一次打,一次一次拼,才能成就自己的成功,只有每一次受傷,每一次艱險,才成就每一個精彩的瞬間,到達夢想的巔峰!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興旺,則國興旺!愿少年堅強,愿祖國富強!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
懷著疑問我看了起來,第一課是發現美。美怎么發現?這讓大家陷入了沉思。正當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主持人請“神州”9號航天員劉洋為大家講述。劉洋說,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比她想象的要大的多:長長的銀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星、水星、土星。全都盡收眼底。最有趣兒的是失重的時候了,大家一個個都漂浮在空中,筆呀、本子呀什么的都亂作一團,可好玩了。最后,她總結了發現美的真諦:要愛運動,更要會發現身邊的美,這樣美就會在你眼前。
山區小學的教師劉麗莉隨著第二節課的鈴聲走上講臺,她今年才二十幾歲,在這個花季年齡里,許多女孩兒都在享受,誰會去貧困山區受苦呀!可劉老師不,她也是從山里走出來的,劉老師用大愛成就孩子們的幸福,她手把手教孩子們美術、體操等山區孩子根本不可能學到的知識。劉老師播種了美、傳遞了美。讓山區的美發芽、結果。所以她理所因當的被人稱為最美的老師,這不就是創造美嗎?
體操隊隊員陳一冰也上了場。他在倫敦奧運會上為祖國貢獻了自己,主持人問他為什么會贏?他答:在參加比賽前,他們被視為失敗者。可由于同伴們的互相支持,互相鼓勵。使他們一舉得冠。這種同伴的鼓勵就是傳遞美。
最讓我有感觸的是于丹老師的一番話。她用和諧美打了一個比方,把雞蛋、茶葉、蘿卜放入沸水中煮,雞蛋變硬了,茶葉化成了香濃的茶,蘿卜則變軟了。這說明什么呢?變硬雞蛋往往是那種不合群的人,他們一意孤行,蘿卜則太懦弱,他們沒把握好交友的度,以致不被人理解,所以被人欺負。而茶葉呢?它與水融合了,這種人善于團結集體,所以他們是和諧美的最好代表。
《開學第一課》只有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卻讓我受益匪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0
前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愛”這個環節,令我感受頗深,大珍珠和他的“父王”,用愛創造了奇跡。
十年前,他,是黑豹樂隊的主唱。他,也曾是馳騁在樂壇的風云人物。他,就是秦勇。但在他兒子大珍珠四歲的時候,被查出類似于自閉癥的病。自閉癥是很難醫治的,因為他會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聽不進你說的話。但秦勇用愛創造了奇跡。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教會了大珍珠騎自行車;然后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教大珍珠系鞋帶……
雖然大珍珠與我們有些不同。我們很快就能學會的東西,他可能要比我們,多花上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時間來學會。他們只是需要比我們更多的關愛和呵護。
秦勇和大珍珠讓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以前,由于性格不合,他們天天吵架。有一次,我被吵煩了,大叫:“你們離婚算了!”結果,還真被我說離婚了。雖然那個時候很傷心。不過我現在也沒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因為不吵架,因為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的學習成績也有提升。爸爸媽媽還因此對我更好。并且,就在去年九月,我有了個淘氣可愛的妹妹。喜事還不止呢!今年四月,我又有了一個長得像混血兒的小表妹,真是雙喜臨門呢!
愛,能創造奇跡,秦勇對大珍珠的愛,讓他差不多恢復成了正常人。同樣,我也愛我的妹妹,雖然我和她相處的時間很短,但最令我驚喜的是,他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娃娃”——我的小名,這可真是奇跡呢!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1
終于盼到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開學了,每年的開學第一天我都會坐在電視機前和家人一起收看這檔節目,今年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看題目,我想大家基本上都可以猜得出來它講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了,沒錯,就是關于五星紅旗的故事。
節目開篇就告訴了我們今晚是以在五星紅旗國旗下講話為主線串連起一個又一個的愛國、愛五星紅旗的故事。我至今都記得節目中的郭德賢奶奶說的那些話,郭德賢奶奶為我們講述的是關于當年她被關白公館的故事。那一年事情雖然已經過了幾十年了,即使是一點點的小細節,郭德賢奶奶都記得一清二楚。說起當年的那段往事,她傷心地落下了淚,不僅是在現場的不少觀眾都為之而落淚,在電視機前的我也濕了眼眶。支持奶奶走過當年艱辛的不是別的,而是他那一份愛國忠誠的心,她始終都對我們的黨國充滿了信心,一直相信著,這面五星紅旗可以帶領著她們走出困境。這面五星紅旗讓她對黨國的信仰從未減少過一分。
我認為我們當代的所有學生都應該向郭德賢奶奶學習,對黨國充滿信心、對黨國忠誠,愛國愛黨,樹立遠大志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我們中國偉大的復興夢而不斷努力拼搏,要知道,國家的未來是在我們的身上,只有我們不斷地努力奮斗,才能將我們的中國帶向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向上,發奮讀書吧,少年,中國的未來由我們來打造!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2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并要我們做筆記。開始了,這次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
首次出現的人物是一個十分有愛心的像春天般的兩個老人,他們自己生活經濟都十分困難,還每月幫助遠安的聾啞學校寄200元給他們。學校十分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想找到他們,他們就憑著信上的地址找到了他們的住處,落款人的名字叫高振寧,他們詢問別人了好久,別人都說沒有這個人,他們就給報社的記者打電話說要找到高振寧這個恩人。終于在一間破舊的屋子里面找到了高振寧這個人了,一進門,屋子里一片漆黑,破舊不堪,高振寧出現了,他們把實際情況告訴了記者,其實高振寧這個人不存在,是三個人的名字組合起來的。就這樣,高振寧被評上了春天般的人物。
在黃柏山里有一個小學,那里十分的貧困,家長無論如何拼盡全力也要讓孩子上的起學校,他們的老師——劉發英,成為了網絡愛心助援,她每天都會跑丘資、長陽、宜昌三地。她在36年內幫助了480個孩子,成為了愛心助援人。
袁裕校的父親是出了名的破爛王,他經常迷上人家覺得毫無意義的東西。從1890年到2009年他記載了家里的百年檔案。他總是把破爛收藏起來,還把它們分類、整理。袁裕校做了一個家庭博物館,還記載了上6萬字的書。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心,傳承下去,傳承給每一個中華兒女。他在30年內收集了2萬多件歷史文物。
一個被稱為“觀音姐姐”的邰麗華,她從小就聽不見,說不了,但她并不抱怨她的父母,就這樣她進入了無聲世界。她曾經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千手觀音”這個節目。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要做像他們這樣的人物。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3
今天上午時我觀看了CCTV1臺的《開學第一課》,我感觸十分深。
這堂課共分4節:第一小節是李連杰主持演講的,講述的是一個叫完瑪草的小姑娘,她家境貧寒,從小幫助父母分擔繁重的家務勞動和放牧,她的夢想是當一名有愛心的舞蹈老師,并在自己的勤奮努力下成為唯一一個走出大山去省城蘭州學習的孩子。
第二節課講述的是馬云主持演講帶來了一個叫楊孟衡的孩子,他今年23歲,在他10歲時手被高壓電擊中雙臂高位截肢,他熱愛游泳可是可是上天卻與他開了一個玩笑,夢想卻與他失之交臂,他只在比賽中獲得第九名失去了進入國家隊的機會,后來他重拾起書本,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下以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山大學。
第三節是一位叫做李中華的的中國人名空軍試飛英雄。他講述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飛經歷,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試飛殲——10的時候在空中發生了先前,為了保護珍貴的科研資料。他放棄了跳傘的最佳機會而是冒著生命危險把飛機艱難的開了回來。
看完之后我在想我的夢想是什么,我的夢想有意義嗎!我的夢想十分簡單,那就是當一名保衛祖國維護世界和平保衛在戰亂中受傷的人們的維和軍人。可是這夢想還太遙遠,并且實現這個夢要過硬的本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怎么辦呢?那就要好好學習天天努力,考個好初中好大學,讓我有豐富的知識,優良而冷靜的心理。不過也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時有多少孩子因為殘酷的大自然而流離失所無法上學啊!讓我們珍惜眼前的一切好好學習吧!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夢想提供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動力,夢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撐。有夢想就有未來。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聚集起來,就匯成了明天的國家夢。因為“好少年強則中國強”。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4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其中有一位名人的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他就是成龍。他說他小時候就想成為一個英雄,再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他終于成為了一個武打明星,在電影中演了一個又一個英雄。他拍電影的時候,有很多危險動作,他都不用替身,而是自己上,所以他經常受傷,甚至身體上幾乎沒有一處沒受過傷的地方。我震撼極了,這是有多大的意志力啊!但是我轉念又一想,這不正是追求夢想的過程嗎?你定下目標和夢想,總歸要去實現,結果不可能自己跳到你跟前,你就得去努力,努力離目標更近一步。當你發現你一步步走向夢想,它就在你眼前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再說回我自己,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一個是取得好成績,考上心儀的大學,另一個是當一名警察。第一個很好理解,因為人人都想要有好成績,但第二個可能很少人理解,我一個女生為什么要去做警察呢?其實我本身是一個喜歡運動的人,身體素質不錯,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我也喜歡警察,因為我知道,警察可以保護我們。我知道做警察會有很多危險,但是我不怕,我會努力地去實現它。等我當了警察,我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和守護這座城市。
《開學第一課》里的兩個實驗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是非牛頓流體,一個是無殼小雞孵化。我比較喜歡無殼小雞孵化,因為它向我們展現了小雞的孵化過程,也講述了一個小生命的誕生。而且我們在家也能做這個實驗,親自見證一個生命的誕生。
《開學第一課》每年的內容都不一樣,也都能教會我們好多好多道理,希望它一直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