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圓圈舞》讀后感
《夢想圓圈舞》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夢想圓圈舞》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夢想圓圈舞》讀后感1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寫的一部中篇小說,1952年出版,相繼獲得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被評為影響歷史的百部經典之一。讀完這本書,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從圣地亞哥身上,我領悟到了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精神。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這是作者海明威對老漁夫的評價。老漁夫很平凡,但他完成了一件不平凡的挑戰,擁有不平凡的意志,讓他那平凡的人生閃爍著輝煌的光芒!
圣地亞哥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漁夫,貧窮、善良、勤勞、堅韌。他已經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但他從未放棄,每天都滿懷希望出海捕魚。
第八十五天,圣地亞哥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長半米的大馬林魚,與大魚搏斗了兩天兩夜,終于將它刺死,拴在船邊。大魚傷口上的血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老漁夫再次與鯊魚們斗智斗勇。最后,鯊魚們還是吃光了大魚。老漁夫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老漁夫因此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與敬佩。
圣地亞哥是一個堅不可摧的老人。書中,他與大馬林魚搏斗的情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感動。大魚上鉤后,拖著船往深海里走。圣地亞哥一直用自己滿是傷痕的肩膀、脊背與雙手拉釣索,左手被劃破,流血、抽筋了,也沒有放棄。即使是稍作休息時,他也沒有放松警惕,時刻保持著戰斗的姿勢。他沒有食物,只好吃自己捕獲的小魚充饑;沒有足夠的武器,只有一把魚叉;沒有助手,孤身一人,通過大聲地自言自語,克服內心的孤獨與無助。他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力,與大魚抗爭了兩天兩夜,最終制服了大魚。
看到如此堅強、勇敢、“打不敗”的.老漁夫,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想到自己,有時,我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放棄。記得四年級暑假,我有幸獲得了全國“開拓杯”總決賽的機會,但必須參加為期五天的夏令營。在這之前,我從未離開過父母在外住宿,我便打起了“退堂鼓”。在媽媽的一再鼓勵下,我終于踏上了前往泰山的列車。在夏令營期間,我克服了夜晚獨睡時恐懼心理和生活上的困難,學會了獨立,收獲了知識和友誼,也獲得了決賽的二等獎。我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也明白了,一個人應該學會堅強地面對困難,才有機會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輪椅上的巨人”——霍金。霍金21歲時患上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癥,坐上了輪椅。最終,全身癱瘓,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醫生說他活不過兩年,但是霍金活到了76歲,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不向命運屈服。在輪椅上,霍金堅持科學研究,探索宇宙,寫下了《時間簡史》。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關于宇宙理論的權威性總結,被譯成40多種語言,廣為傳閱。霍金成為了世界聞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霍金和老漁夫圣地亞哥一樣,面對命運的挑戰,他們樂觀、堅強、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他們是生活的強者,是永不言敗的戰士!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是一句令人熱血沸騰的話,也是這本書揭示的道理。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但只要不向挫折低頭,以一顆勇敢、頑強、永不言敗的心去迎接挑戰,成功的大門就一定為你敞開!
《夢想圓圈舞》讀后感2
什么比彩虹更絢麗?什么比大海更深沉?什么比天空更廣闊?——夢想。因為有夢想,所以追求。最近我讀了《夢想圓圈舞》后,被文章中追求夢想的執著所感動到。
它講的是一個關于舞蹈夢想的故事。主人公左拉拉陪著她好朋友蔣美麗學習舞蹈,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挫折肯定是無法避免的。她們遇到了冷若冰霜的教練厲勝男,歷教練對她們施展魔鬼式訓練,有好幾次左拉拉都堅持不住了想放棄。后來,因為一次變故,蔣美麗的腿骨折了,不過因為這次事件她們解開了例教練多年來的心結,使教練變得活潑開朗了,到了最后左拉拉與蔣美麗共同走上了舞臺,獲得了金獎。
看完這本書我深感慚愧,雖然她們在表演的時候動作不是非常完美,甚至漏了幾個動作,但是她們在舞臺上的自信,認真也足以把那一點點的不足所掩飾。在舞蹈夢想成功的過程中她們也遇到了許多挫折,但是她們都努力克服了,這也是我的慚愧之處。有一次我去參加畫畫比賽,可是在畫的過程中,我覺得非常無聊,于是我放棄了這場比賽,現在一想,我對我當初的行為是多么慚愧呀!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有夢就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肯定會有困難,只要我們努力克服,就一定能成功!
夢想是繩,升起飽滿的帆;夢想是帆,推動希望的船;夢想是船,飄蕩理想的海;夢想是海,托起光明的陽;夢想是陽,照亮前進的路,讓我們一起去擁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