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讀后感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作是一種修行,這是日本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觀點。他說:人哪里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只要每天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在這個大家都厭倦了上班的.時代,在周圍人都為工作焦慮的時代,稻盛和夫說,工作是萬病的良藥,是解決一切問題最重要的良藥。
他的這種工作觀著實讓我敬佩。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時間。假設人活到80歲,65歲退休,若從大學研究生畢業一直工作到退休,至少要工作39年,幾乎是人一生時間的一半。對于工作這一行為,很多人只是簡單地將工作視為累積財富的途徑,忽視了工作本身可能帶來的樂趣。
如若一半生命都花費在機械式日復一日的埋頭苦干,花在抱怨不滿上,那這個人必定會失去許多學習和提升自我的機會。
這本書里,最先介紹的是工作態度,這不僅是個人成長的起點,更可以深入理解為是一切工作的基石。不喜歡自己在人生最年富力強的歲月中所從事的工作的人,一開始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多數人找工作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但是這可能是個偽命題。任何喜歡的工作,天天做可能都會變枯燥。另外,像我這種職場新人,在基本沒接觸職場,只有一點實習經驗的基礎上,對一份工作的判斷能力是不夠的。
很多時候覺得是喜歡的工作,但真正了解后可能會很失望。有些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一直跳槽,但就如電影《東邪西毒》中這么一句:“每個人都會經過這個階段,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訴他,可能翻過山后面,你會發現沒什么特別。回望之下,可能會覺得這一邊更好”。
永遠沒有更好,關鍵還是個人態度。認真工作,能夠培養自己對工作的熱愛,甚至扭轉自己的人生。書里說:當你認真對待一份工作的時候,你的心性就會變得不一樣,認真做事可以提升心智,認真工作可以升華人格。越失望越無助,就要越努力,越努力,就越上進。
工作是一種修行。不論現在處在什么位置,在工作中,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工作,努力努力再努力。
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心性,借助勞動來證悟自身的價值,并通過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可能我們現代人都太著急太期待獲得成功了。以前好幾輩人都是一份工作干到退休,不斷制造價值,不斷憑自我能力升職,做到不可被替代。這種工作態度是我們現在年輕人需要學習的。
端正態度,在工作這條路上修煉自我,讓生命變得輕盈且厚重。端正態度后,再來學習工作方法,會更有保證,更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