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自傳讀后感
沈從文自傳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沈從文自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沈從文自傳讀后感1
沈從文小的時候特別頑劣。上私塾逃學是家常便飯,后來父母給他換到了遠一點的學校,去學校的路上,他拐著彎兒走很多遠路,就是為了看路上的光景。鐵匠鋪打鐵的,殺牛的,織竹籃子的,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要停下看一看,甚至路過牢獄處,從殺人的地方走過去,要是看到沒有收的尸體,他都要撿起石頭來砸一下或者用木棍子去戳幾下。他喜歡下雨天,因為可以不穿鞋子,走路時專門走水坑,看到河里有人撈東西,他也要停下看好一會兒,逃課去野外捉蟋蟀,在巷子里跟人打架……總之,只要不學習,干什么都行。
很羨慕他每天不學習,逮到機會就去野外玩。他跟伙伴們出去,有時能逛一大天,身無分文,卻餓不著??纯此麄兪侨绾芜^的吧:“間或誰一個人身上有一兩枚銅元,就到賣狗肉攤邊去割一塊狗肉,蘸些鹽水,平均分來吃?;蛘邿o意中誰一個在人叢中碰著了一位親長,被問到:‘吃過點心嗎?’大家正餓著,互相望了一會兒,羞羞怯怯的一笑。那人知道情形了,便說:‘這成嗎?不喝一杯還算趕場嗎?’到后自然就被拉到狗肉攤邊去,切一斤兩斤肥狗肉,分割成幾大塊,各人來那么一塊,蘸了鹽水往嘴上送。機會不好不曾碰到這么一個慷慨的親戚,我們也依然不會癟了肚皮回家。沿路有無數人家的桃樹、李樹,果實全把樹枝壓得彎彎的,等待我們去為它們減除一分負擔,還有多少黃泥田里,紅蘿卜大得如小豬頭,沒有我們去吃它,贊美他,便始終委屈在那深土里!除此以外路邊上無處不是莓類同野生櫻桃,大道旁無處不是甜滋滋的地枇杷,無處不可得到充饑果腹的山果野莓??诳蕰r無處不可以隨意低下頭去喝水。至于茶油樹上長的茶莓,則長年四季都可以隨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諱。即或任何東西沒得吃,我們還是依然十分高興。就為的是鄉場中那一派空氣,一陣聲音,一分顏色,以及在每一處每一項生意人身上發出那一股不同臭味,就夠使我們覺得滿意!我們用各樣器官能吃了那么多東西,即使不再用口來吃喝,也很夠了。”
沈從文小的時候還學會了擲骰子賭錢,他經常用母親讓他買菜的錢在大街上跟乞丐們賭,賭贏了,把錢買了吃的分給伙伴們,輸了,沒錢買菜,或者少買了菜,回家便免不了一頓臭揍。家中人覺得他給家人丟了顏面,因此在親戚中他的地位似乎就低了些??伤徊活?,而且從那里學了許多下流野話,和賭博術語,他從沒后悔難過,他自己說,“只是當十五年后,我能夠用我各方面的經驗寫點故事時,這些粗話野話,卻給了我許多幫助,增加了故事中人物的色彩和生命?!笨纯匆泊_實如此,如果非他親身經歷過,見過,聽過,不會把文章內容、人物風景寫得那么貼切自然,栩栩如生。
沈從文年少直到青年時讀書都很少,小時候在外面野,大點了進了軍隊,成天跟著隊伍跑,見過各色各樣的人,社會這本大書所教給他的,遠遠超過他在學校所學,他以后的成就也得意于這本大書?,F在想想我們老師說的那話真是有道理:見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的確如此,見多了,經歷多了,明白領會的多了,人的思想也會跟著變,這些見識和思想對日后自己的發展不是毫無用處的。
看看沈從文小時候的`經歷,再看看現在孩子們的生活,真替他們感到委屈、遺憾。等他們將來回憶童年的時候,除了大堆的作業,無數的輔導班,不知道記憶中還會留下什么?
沈從文自傳讀后感2
最難以忘懷的記憶在童年。
最美好的記憶在童年。
最能影響一生的記憶也在童年。
讀完了《沈從文的自傳》后,我明白了以上幾點。
最先接觸到沈從文是在他的《邊城》里。“翠翠渡船、儺送唱歌”這些構成了一個淳樸、真實、自然的湘西。讀了他的《沈從文自傳》后才知道,沈從文筆下、書中一個個淳樸的農民、一段段真實的故事、一首首迷人的山歌,都離不開他“放蕩而詭詐”的童年。
在《沈從文自傳》中,他的記憶、他獨特的童年,在我看來他的童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放蕩不羈。
在沈從文的童年里,逃學是必修之課?!爱斘覍W會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時?!彼闼翢o忌憚地開始逃學越是受到家庭的牽制,越是想要逃學,“去認識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那時的沈從文是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于是,他逃學“看人做香、下棋、大拳”,甚至還有“相罵”,逃學被發現后被轉入離家更遠的地方,這恰恰入了他的心愿。因為現下的他不用故意繞道上學,一路上照樣可以看到許多有趣味的地方。有“帶著極大眼鏡磨針的老人、一起做三的學徒、腆這個大二黑的肚皮的皮匠、揣在凹形石輾上強壯的苗人。”還有“小腰白癡頭戴頭帕的苗婦人、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等等新鮮真實得農民生活,在這些所見的事物中,他懂得了很多,也為以后沈從文寫鄉土小說打下了基礎。
現在,眾多的人看來,要想學知識就在學校努力讀書。我這種觀點放在沈從文身上是絕對行不通的,向往自由的他喜歡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我們在校外所學的實在比校內課堂上要多十倍”在校外,他接觸大自然“辨別各種禾苗、認識各種害蟲,”父母總認為這是調皮。對。他的確調皮,但因為他的放蕩不羈,他的詭詐,他才與大自然如此之近的接觸,才能受到大自然的觸發,也才能讓這個童年影響了他的寫作。
從《沈從文自傳》這本書中,我還讀到了另外一個特殊的階段,就是當兵。向往自由的他,渴望遇到各種新奇事物的他,終于遠離了家鄉,獨自去完成那本“用人事書寫的大書?!边@段經歷也影響了沈從文的寫作以及他的人生。在軍隊里經常面對殺人,這給沈從文的童年回憶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一筆。同樣,放蕩不羈仍然存在于他的性格中。在軍隊里跟著“小號兵到城墻上去吹號”、“跑到制鐵處”去看別人工作,體會小工人的們不一樣的生活。“用筱竹做豎笛,四五個人各人口中含一個吹進營門”。這些都是沈從文在軍隊里所見到的,體會到的生活。這些獨特的、難忘的生活深深的存留在他的記憶中,這些特殊的經歷也豐富了他以后的寫作。
用《沈從文自傳》里的一句話“我的智慧應當從直接生活上得來,卻不需從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上學來?!笨梢?,他的人生經歷對他的寫作有多大的影響,而影響一個人最深的經歷便是童年。
沈從文的童年是豐富的,他的調皮,他的放蕩,他的詭詐,造就了他不一樣的寫作風格。因此在《沈從文自傳》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個赤著雙腳、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沈從文。這些性格使他的寫作有著獨特的淳樸、真實、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