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900字(精選6篇)
202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900字(精選6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900字(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中華驕傲”。中華驕傲,是文化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和近年來提出來的“一帶一路”都是中國的驕傲。這份驕傲和自信,深深眷刻在我們民族的記憶里,流淌在我們文化的血脈中。
其中,“文以載道”,文學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里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回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而詩詞又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蘇軾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既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細膩,又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在他失意的時候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等名篇佳作。在他經歷坎坷時,在他無人問津時,他依然積極生活,繼續創作,為中國文學作出貢獻。在他的作品中,依然能夠看出那種積極向上的豪邁的英雄本色。
所以,人們常說文學就是一艘船,在這艘船上,承載著千百年來人類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道德倫理、家國情懷。如果說中國詩詞也是一艘船,那么在這艘船上,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甚至從元曲到明清小說,就仿佛是一盞盞的燈火,照亮了多少雙眺望遠方的眼睛。
路遙在他的小說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精神再獨立的人,有時候也需要找到一種依附,一種歸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學就是人類精神的依附,情感的歸宿。而古往今來中國文學寶庫中的詩詞,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許多情感和精神價值,傳遞著文化的共鳴。
節目中請到一位96歲高齡的翻譯家老先生。看到這位銀發蒼蒼的老先生,聽到這位老先生70年來筆耕不輟,堅持將中國古詩詞帶向世界的感人事跡。我很激動,也很震驚。因為從小到大我的夢想,也是做一位翻譯,我不僅想精通我的母語,我們國家的文字,更想去領略其他國家的語言之美,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雖然我不能像老先生那樣,將中國詩詞研究得那么深,把中國詩詞翻譯得那么好,但我也想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夢想著在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將中國的文字、文學、文化帶向世界,讓世界領略東方之文的魅力。
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利用兩國語言,甚至多國語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驕傲的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2
9月5日8點整,央視一套的《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精彩的節目讓我從頭至尾就一直目不轉睛的看著,我時而感動流涕,時而傷懷悲憤,時而高興微笑,時而激情唱和。
當左太北奶奶講述著左權將軍的事跡時,我的眼淚就一直在眼眶里打轉。當她講述完,走到父親雕像前,低聲說著:“父親,我們現在過得很幸福,您安息吧!”我的眼淚頓時奔涌而出。左權將軍是八路軍在抗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他是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而犧牲的,他犧牲了自己,犧牲了小家,卻成全了大家,讓更多的將士生存下來。左將軍多么偉大,多么高尚啊!可是左將軍也是一個平凡人,他也有家庭,也給自己才出生不久的女兒寫信,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父親和丈,左將軍犧牲時,小太北還未懂事,而今,當年牙牙學語的小女孩儼然成了白發蒼蒼的垂暮老人!左奶奶的一聲“父親,您安息吧”不僅是她的心聲,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心聲。我也想大聲說:“左爺爺,你安息吧!我們偉大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強大!”
當史林山爺爺講述“三哥”的故事時,我的心就一直提著。他讓小史林山去報信,而自己卻留下來監視鬼子,多么好的“三哥”,他把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當史爺爺講到“三哥”被鬼子用刺刀活活刺死拋下山崖時,我的心像刀絞一樣疼痛。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我恨自己不能回到那個年代去痛殺鬼子。我要對“三哥”說:“您是好樣的,您的勇敢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向您致敬!”
當老新四軍爺爺講述新四軍搶救“飛虎隊”隊員的故事時,我除了敬佩之情,還感到的一絲溫暖。新四軍冒著槍林彈雨,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敬佩。他們以傷亡300多人的代價,搶救5名“飛虎隊”的隊員,讓我感到溫暖。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新四軍很好地做到了。父親說:中國軍隊不僅是威武之師,更是仁義之師啊!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當節目播到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在建設祖國中自強不息,奮勇前進時,我在心里默念著:我要快快長大,早日為祖國的強盛添磚加瓦。
隨著一首《我的祖國》唱起,一個多小時的節目不知不覺結束了,但是我的心里卻深深地烙下了四個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在莊嚴的國旗面前,我向祖國鄭重發誓:我一定會做一個“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的中國人,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全力。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3
在我們的血脈里,流淌著這樣一種驕傲,它深深鐫刻在我們的民族記憶里。它,就是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中華驕傲!
在《開學第一課》里,主持人、嘉賓,和表演者共同闡述了“中華驕傲”:中華漢字、中華武術、中華詩詞與琴棋書畫。其中,我的最愛,就是“中華漢字”。漢字,是祖先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作為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文字,直到今天,仍用最鮮活的魅力,向世界展示著中華驕傲。
漢字不但是我們祖國的語言,還漸漸的走向了世界,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研究漢字。來自美國的“漢字叔叔”——理查德西爾斯。他從小就對漢字產生了興趣,于是,他前往中國,探尋漢字的奧秘。他自制了一萬五千個漢字卡片,來幫助自己學習中文。慢慢的,他發現每個漢字都有歷史與故事,他決定自制一個漢字網站,讓更多人認識漢字。二零一一年,他突發了心臟病,幾乎失去生命。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再耽誤制作網站了。為了制作網站,理查德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資產與時間,用《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甲骨文編》四本書,用八年時間,把一個個字都放進了自己的數據庫。終于,網站完成了。一開始,看網站的人很少,后來,人們了解了理查德的事跡,紛紛轉載網站,最后,每天有六十幾萬人觀看他的網站。一位外國人,為了漢字投入了自己的一切。難道還不足以證明漢字,是我們的驕傲嗎?
走向世界的,還不只有漢字。早在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歷經萬難,開拓了“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帶到了西域,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紐帶。明朝,鄭和七下西洋,乘風破浪,來到了印度等多個國家的海岸線,將中國的特產遠渡重洋,帶到了其他國家。而現在,我們開展了“一帶一路”,重振“絲路”精神,并且更大限度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的高鐵與其他位于世界水平的品牌運向世界各地。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毛筆字、刺繡、古詩詞等中華的驕傲。中華驕傲正在走向世界!
而我自己,雖然會背一些古詩詞,可是只會其中的冰山一角;雖然會寫毛筆字,可是并不精深;雖然會下象棋,可是技術并不高超。在“中華驕傲”上,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在未來,我需要學習更多,充實自己,將中華驕傲繼續帶向世界,將更多華夏文化的種子撒到世界各地。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4
9月1日晚上八點,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已經陪伴著我們十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通過“夢想、奮斗、探索、未來”四個篇章,鼓勵我們鍛煉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培育創新精神。
在這四堂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堂課:奮斗。
在這一堂課中,老師介紹了他奮斗的經歷。當年老師參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第一次,他英語考了三十三分,落榜了,但他不放棄,回到農村,邊干農活邊繼續再考。第二次,他英語考了五十五分,離大專分數線還差五分,還是沒考上。這一次他想,我再努力一年,明年肯定能考上。于是,他和媽媽說:“請允許我這一年不干農活,努力讀書,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學。”媽媽答應了他的'請求。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考上了,并且考上的是北京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他正在地里種菜。大學畢業后他留在了北大當老師,并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老師。到了改革開放的時候,他又從北大出來,成立了一個培訓機構,并每年大概出資一億元人民幣左右,支持貧困地區的幾萬個農村孩子進一步學習,去追求他們走向城市、走向大學、走向世界的夢想。俞老師最后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路奮斗一路精彩的過程,越奮斗越精彩。
聽到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相比農村的小孩,我學習、生活條件這么優越,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讀書呢?記得有一次,我的期未考試不理想,回到家媽媽批評了我,我當時還不服氣,理直氣壯地對媽媽說:“比我考得不好的人大把,我又不是最差的一個。”現在想起來是多么的不應該呀!
還記得那一次,老師教我一首難度大的曲子。我彈了很多次都不會,就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學了。”媽媽問明原因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如果現在放棄,那你這么多年的辛苦都白費了!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你要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否則你會一事無成。”聽了媽媽的話,我堅持下來了,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今年通過了鋼琴五級的考級。我還定下目標,明年通過七級的考試,實現自己的鋼琴夢,成為像朗朗一樣厲害的鋼琴家,站上更大的舞臺演奏,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琴聲。
青少年代表王源在節目最后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我們要追求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
“中國向未來,創造向未來。”作為一名青少年,我也要努力學習,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未來,加油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5
隨著暑假的結束,轉眼又是一年開學季,面對開學的來臨,央視教育節目《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題和往年有所不一樣,給同學們帶來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2023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疫情的出現,全國人民積極投身戰疫中,展示出中國人的剛強毅力。這一期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節目內容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
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回顧2023年,原本應該是美好的一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這場災難的突然襲擊,使得人心惶惶,全國氣氛似乎被黑色籠罩,許多人在面臨生命健康的時候,內心都是一片恐懼與無奈。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白衣戰士勇往直前,他們不畏懼也不退縮,堅持不懈地為生命安全而戰。除了他們,還有一些基層的群眾,他們同樣不畏生死,等待前方指令,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讓美好的春天再次回歸,人們的生活可以恢復正常狀態。
2023年對于許多人來說最為艱難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挺在一線、連續奮戰,體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同時也為了我們這些祖國的新時代青年樹立了強大的精神榜樣,他們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責任擔當,展現出了身為一名中國人該有的頑強品質,值得我們所有人為之學習。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們可以感受到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倘若沒有他們在前方奮戰,我們的生命會受到更加嚴峻的威脅。這場戰疫中,除了醫護人員積極抗擊疫情之外,我們自身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不給自己增加危險的機率,只要人人都能做好疫情防護,那么醫護人員的負擔也可以減輕些。在這次節目中,我們除了對疫情的認識和更多的了解外,也學習到了一些防疫知識。疫情期間,少去人群多的地方,或者盡量不出門,出門要戴好口罩,與人交談時保持好一定的距離,平時還要做好各個方面的消毒工作。戰勝疫情,人人有責,這也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每個人都不能逃離,要積極面對。中國人的骨子里自古以來就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存在,在大災大難面前,展現的永遠都是強者的姿態,無論遭遇多大難關依然可以挺過去,這次疫情也不例外,相信晴天的日子很快就會來臨。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6
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個人物就是“攀登者”夏伯渝老爺爺,夏伯渝老爺爺早年就已經陷入了疾病,直到后來更是因為疾病失去了雙腿。就這樣一個人,早就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但是他一想到失去了雙腿仍然可以登山,就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斗志,這種為了夢想而勇敢地活著的精神讓我深深被感染。
夏伯渝老爺爺身上展示出來的,就是深深的愛國精神。在失去雙腿的情況下,仍然執著于將中國的五星紅旗插上珠峰之巔,這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202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借著這個平臺,給我們講述了飄揚在五星紅旗之中的愛國人物和故事。當他們在舞臺上飽含驕傲地向人們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時,我無法不被感動,當他們靜靜地展示為了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上空時所得到的傷口時,我無法不被感染,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將我們緊緊地聯系著。
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的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的上空中,并且到了今天,這面五星紅旗愈發地耀眼。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接受了先輩們用盡力氣換來的幸福和繁榮,自然也要傳承那一份永不磨滅的愛國精神,守護那一抹鮮艷的紅色。
2023年《開學第一課》當中,節目組請來了許多的嘉賓,他們有爬上珠穆朗瑪峰的一個老爺爺,有一個當海軍的爸爸,有給我們制造了“嫦娥四號”的科學家等等,他們給我們講述了他們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五星紅旗是怎么在他們的工作當中冉冉升起的。
通過這次的觀看節目,我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洗禮,好像是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教育。這讓我明白了五星紅旗對于我們中國人的意義,也讓我感受到了先輩們為了守護五星紅旗所付出的勞動和犧牲,所以我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傳承過來,以后當一個合格的愛國者,當一個為國家付出的中國人!
2023年《開學第一課》講的就是五星紅旗的故事,在這個節目當中我聽到了我最希望聽到的故事,那就是中國人為了中國而奮斗,為了五星紅旗而奮斗。我聽到他們講為了五星紅旗而奮斗的過程時,總是忍不住要流眼淚,但是流眼淚又會影響我看節目,所以我只能忍著淚水感動地繼續看下去。
當看完這一期節目之后,我心里最大的感想就是我們生活的真是一個幸福的時代,也是一個幸運的時代。而我們的幸福,都是革命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汗水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為了以后報答祖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