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節日作文6篇
家鄉節日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節日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節日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我的家鄉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節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節、三月八日婦女節······過節時也分外熱鬧。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來到熱鬧非凡的元宵節。
元宵節是在正月十五,過節時處處張燈結彩,人們還都要去參加燈會,等會里的燈成百上千,每個單位、每個學校、每個工地,都會把他們的代表燈早早地掛到燈會上,讓人們參觀,人們參觀后便來到旺火旁,正轉三圈,倒轉三圈,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萬事順心如意。
隨后,人們來到廣場,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腳尖碰著腳跟,肩膀擦著肩膀,都到廣場觀看節目表演,人們有的唱,有的跳舞,十分熱鬧。
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還要煩那個鞭炮,尤其是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每人拿著一支點燃的炮竹,興高采烈地玩起來。每家每戶都像辦喜事一樣,紅火而美麗。在這一天,人們還要吃元宵,元宵圓圓的,里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來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吃著元宵,那是再好不過的安排了。元宵象征著團圓、美好,也祝愿自己和家人永遠團圓。
家鄉節日作文 篇2
我家坐落于山腰上,往下俯視是成群的小村莊,仰頭是寥寥的樹林,可以說是居樓中最高的一處。所以房子背后的小山上在早些年間就被葬上了許多墳墓。
每年開春清明節一到,便有許多人提著紙錢來到小山坡上,在土做的墓上插上彩條,點燃鞭炮,插上蠟和香,供好肉、水果,燃起一堆火焰將紙錢折好放入,嘴中還念念有詞。子孫們一一拜禮,說愿祖宗在天有靈保佑他們之類的話,有的在末尾還對著火堆灑上一杯酒。
清明那幾天,我家四周必然是熱鬧非常的,我就親眼見過一家人,買了幾提水果,還請了專門做法的法師。法師不停地敲金鐘,家人隨著節奏叩拜,且叩拜的樣子與平時不同,平時只不過是雙膝著地用腦袋往地下輕叩。
而他們則要將腳筆直地貼在地下,雙手合輯,叩要叩得有響聲,雙手要從手頂滑下撐著地。連續一個多小時,有些小孩子支撐不住了站了起來,就被大人一喝,又不得已地跪下去,亂了節奏地亂叩。
法師神情淡淡的,像是什么都沒有看見,就這樣弄得所有人筋疲力盡后才算完。至于街上那些賣紙錢的來說,可是個耍嘴皮子的時候,多多少少都少不了些吹噓。說什么:“新時代啦,冥界都要用新紙錢了。”
還推出什么蘋果手機,充電器,說是先人們配一個手機什么的。有些商人裝似做法人,拿了張特制的紅紙寫上名字。母親總是信這些,拉著我在夜光下火堆邊惦念那些逝去的人們。一年又一年,我看著身邊人漸漸從人世到墓中,清明一過,便是正春,萬物復蘇。
我想,是不是該忘掉些什么呢?
家鄉節日作文 篇3
我們家鄉最傳統的節日是春節。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打破了夜的寂靜,這是一個鞭炮齊鳴的除夕之夜。今年的除夕夜,我們一家在姥姥家度過的。姥姥高興的'和媽媽說個沒完。廚房里十分熱鬧,小舅媽和面,大舅媽包餃子。我也想上去熱鬧一下,于是,我拿起餃子皮和大舅媽包起餃子來。小舅媽在菜盆里夾了一些蝦米,包了一個蝦米餃子。小舅媽說:“誰要吃到這個餃子,我們大家都像她祝福。”一旁的妹妹聽了連聲說好。趁她們不注意的時候,我偷偷的在那個餃子上做了一個記號,不巧被媽媽看見了。不一會兒,小舅媽八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送入我們面前,我就開始找有蝦米的餃子。找呀、找呀,呀!餃子在姥姥的碗里面 。哎!真可惜,沒吃到。姥姥咬了一下,大聲尖叫了起來,我吃到有蝦米的餃子了。滿屋子里充滿了歡笑聲。妹妹跳著歡呼起來。舅舅連忙打開VCD,頓時傳出了有優沒美的個歌聲。
春節真熱鬧,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家鄉節日作文 篇4
新疆是我的家鄉,是養育我的地方,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節日都讓我忘不掉。我的家鄉在新疆呼圖壁縣,我是一名新疆的哈薩克族少年,在我的家鄉哈薩克族最主要的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納吾熱孜節。每逢過節,小孩子們和大人們都高興不已,因為是節日使我們這樣的高興。
納吾熱孜節,每年的3月21日,它是哈薩克族人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從納吾熱孜節這—天開始,就是辭去舊歲,迎來新春。過節時,各家各戶都用小麥、小米、大米、奶疙瘩、肉、奶豆腐等七種谷物做的粥,就象八寶粥做成“納吾熱孜飯”迎接新的一年。
在古爾邦節、肉孜節節日前,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媽媽們做食品-----炸馓子、做油囊、巴哈利等各種糕點,過節那天我們小孩穿新衣服,爸爸要宰羊,媽媽幫忙,然后把肉煮好,客人來了后招待。肉孜節也叫開齋節,肉孜節要封齋30天,30天后是開齋節。
新年拜年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親戚家。這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每當此時,我的零花錢,新衣服等就多了,和伙伴一起玩,相互說說有趣的事。
這就是我家鄉的節日,你們的家鄉的節日有哪些?
家鄉節日作文 篇5
新年的腳步近了。射陽湖,這平日里寂靜的小鎮漸漸地熱鬧起來!漂泊打工的壯小伙回來了,外出求學的大學生回來了。我們也回到了這久別的故鄉過年。
這個千年古鎮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歡樂氣氛。香酥流油的臘腸掛起來啦,紅紅火火的對聯貼起來啦!孩子們試新衣,放鞭炮,炮仗聲此起彼伏;大人們蒸年糕,做饅頭,忙得不亦樂乎!
除夕,二媽就拿著搟面杖忙開了。二媽是東北人,包餃子是她的拿手好戲。不一會兒,一個個金元寶似的餃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看著,心里癢癢的,學著二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哎,去照照鏡子!”媽媽笑著,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你都快成小丑了!”我一看,可不是嗎?我的鼻子變白了,臉上也粘了白色的粉,我的雙手都白了,我滑稽的樣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雖然我的餃子沒有二媽包的好看,但是,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在一個餃子里放了一個硬幣,誰吃了就會萬事如意。
熱騰騰餃子端了上來,一家人你一個我一個的吃了起來。“我吃到了。”原來我的那只特殊的餃子被奶奶吃到了。她笑得合不攏嘴:“這是孫子包的,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呢!”“干杯!”親人們互相祝福著,家里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快來舞龍!”大年初一,二伯伯一早就把我叫起。只見早晨的清霧中,兩條長龍若隱若現,仿佛把我帶到了仙境。霧漸漸散了,鑼鼓越來越響,“鏘鏘起鏘起,鏘鏘起鏘起”原來是鎮上的舞龍隊來給人們拜年了。綠色的長龍在鑼鼓點中忽上忽下忽右。長龍一會兒仿佛要沖到九霄云外,一會兒仿佛要潛入一望無邊的大海。舞龍的叔叔雖然滿頭大汗,但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看龍的人們連連稱贊:好!好!好!一位時尚少年,踏著滑板車在龍的下面鉆來鉆去,給舞龍這一傳統節目,增添了不少現代氣息。這時,鑼鼓點停了下來,兩條長龍盤成了一個“8”字型。領頭的喊:“萬事如意!恭喜發財!”舞龍的叔叔大聲和著“好!”“虎年大吉!”“好!”美好的祝愿在清晨的小鎮上傳得很遠很遠。
舞龍隊剛表演完,穿著大紅長袍的財神爺就粉墨登場了。只見他頭戴著華美的帽子,一手托著一個金色的寶塔,一手伸出在屋外東抓一把,西抓一把,然后又走進屋子,把抓著的拳頭開。哦,這大概就是財源廣進吧!這時人群里有人喊:“滾一滾,滾一滾!”財神爺立刻在地上滾了起來。“財源滾滾!,財源滾滾!”歡樂的人群沸騰了!
夜晚,五彩繽紛的煙花盡情綻放,遠處,一盞盞孔明燈冉冉升起,帶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福飛向遠方……
家鄉節日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清澈的柳江蜿蜒穿城而過,兩岸青山,風光旖旎。和全國一樣,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
每逢春節,人們都盡可能回家,有的乘飛機、有的坐火車、有的坐汽車,往家里趕,為的就是回家吃一頓團圓飯。團圓飯很豐盛,有雞、有魚、有扣肉等菜,其中餃子當然是不可少的。有的家還炸油果、包大粽送給親戚。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貼上紅色的春聯,有的還買一個福字倒著貼在門上,表示福到的意思。
除夕,大家一邊吃團圓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家里熱熱鬧鬧,歡聲笑語連成一片,大家都很開心。一到大年初一的零點,大家就燃放爆竹,慶祝新年的到來。
初一早上,小朋友起床后,遇到長輩都會主動向長輩拜年。說:“新年好!恭喜發財!”。然后,長輩給小朋友發紅包,里面裝有壓歲錢。晚上我們可以燃放五彩繽紛的煙花。煙花有黃色的,像秋天的菊花;粉紅色的,像盛夏的荷花;青色的,像春天小河的流水一樣。
初二有回娘家拜年的習俗,大家都提著年貨、水果、雞等、帶著小孩往娘家趕,路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舞龍舞獅。市里還經常主辦燈花展,五顏六色的燈花,迎風招展,十分漂亮。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節日——春節。我喜歡春節!